【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响应温敏载药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给药方式有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其中在口服给药过程中,治疗药物易受胃酸、消化酶降解及肝首过效应的影响,导致药物利用率降低,影响药物的疗效;注射给药过程存在给药复杂、患者耐受性差以及产生大量注射医疗废弃物等问题,对于需要长期给药的疾病(如糖尿病等),为维持血糖稳定,患者需频繁地注射给药,不仅极大地增加患者被细菌感染的风险,并且患者还需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
2、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是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的一种方法。药物通过被动扩散的形式进入皮肤,经皮肤的毛细血管吸收后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并达到血药浓度,产生治疗效果,从而实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最终目的。
3、微针(microneedle,mn)阵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透皮给药方式,具有精确、无痛、高效、便利等诸多优势,是替代传统透皮给药系统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它能在角质层产生数微米级的微孔洞,从而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响应温敏载药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贴层和设于所述粘贴层上呈阵列排布的若干微针,所述微针中装载有药物水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响应温敏载药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层包括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凝胶材料和响应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红外响应温敏载药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凝胶材料和所述响应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5~20):(1~2):(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响应温敏载药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针中,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可溶性多糖的质量比为(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响应温敏载药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贴层和设于所述粘贴层上呈阵列排布的若干微针,所述微针中装载有药物水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响应温敏载药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层包括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凝胶材料和响应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红外响应温敏载药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凝胶材料和所述响应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5~20):(1~2):(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响应温敏载药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针中,所述聚乙二醇和所述可溶性多糖的质量比为(5~15):(20~30);并且所述可溶性多糖选自蔗糖、麦芽糖和海藻糖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响应温敏载药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药物水凝胶中,温敏性材料、高分子凝胶材料和所述药物的质量比为(7.5~10):(1.5~2):(0.5~3);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响应温敏载药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红外响应温敏载药微针贴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虎,范红豆,罗昭辉,周雄,舒茂,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亚洲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