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鱼抗应激膨化饲料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3327 阅读:5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青鱼抗应激膨化饲料及其生产方法,属于水产配合饲料技术领域。特征是:先将鱼粉、豆粕、蚕蛹、玉米蛋白饲料、菜粕、棉粕、血粉、高筋次粉、山梨酸钾防霉剂粉碎与鱼油、50%氯化胆碱、大黄蒽醌提取物、免疫多糖、乳酸芽孢杆菌、鱼用预混料、沸石粉及磷酸二氢钙搅拌混合混匀;搅拌混匀后经过超微粉碎机粉碎为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移入调制器通入水蒸气调制,调制后进入挤压膨化制粒机制成饲料颗粒;将膨化后的饲料颗粒烘干、冷却后进行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制简单、营养均衡、丰富,能满足青鱼生长需求,并提高鱼体的免疫与抗氧化能力,提高抗应激与抗病能力,减少养殖过程中因投喂饲料造成的水体污染,改善饲料适口性,促进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水产配合饲料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青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青鱼属。俗称黑鲩,青鲩,螺蛳青。青鱼体长,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端位,呈弧形。上颂稍 长于下颂。背鳍和臀鳍无硬刺,背鳍与腹鳍相对。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 各鳍呈灰黑色。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是长江中、下游和 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 鱼”之一,个体大,生长迅速,肉质肥嫩,味鲜腴美,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青鱼习性不活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主要摄食螺、蚬、幼蛘等贝类,兼食少量 水生昆虫和节肢动物。日摄食量通常为体重的40%左右,环境条件适宜时可达60 70%。 仔鱼体长7 9毫米时进入混合性营养期,此时一面继续利用自身的卵黄,一面开始摄食轮 虫和无节幼虫;10 12毫米时,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体长达30毫米左右时食 性渐渐分化,开始摄食小螺类。目前青鱼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微量元素等营 养需求方面有不少的报道,在生产中也有相关的饲料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青鱼抗应激膨化饲料,其特征是包含以下组份,其组份比例按重量份数计:取鱼粉8.0-12.0份、蚕蛹3.0-5.0份、玉米蛋白饲料3.0-5.0份、豆粕6.0-12.0份、血粉1.5-2.5份、菜粕26.0-28.0份、棉粕13.0-17.0份、高筋次粉20.0-24.0份、鱼油1.5-2.5份、50%氯化胆碱0.25-0.75份、大黄蒽醌提取物0.1-0.3份、免疫多糖0.5-1.5份、乳酸芽孢杆菌0.05-0.15份、鱼用预混料1.0-1.2份、沸石粉0.55-2.30份、磷酸二氢钙0.5-1.5份、山梨酸钾防霉剂0.1-0.3份;先将鱼粉、豆粕、蚕蛹、玉米蛋白饲料、菜粕、棉粕、血粉、高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谢骏戈贤平徐跑潘良坤陈汝丽高启平王庆鲍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弘康生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