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面布置换热结构的液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309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面布置换热结构的液冷板,其技术方案包括:腔体和盖板,所述腔体内部一侧通过隔板安装有换热腔A,所述腔体内部靠近换热腔A一侧通过隔板安装有换热腔B,所述换热腔A与换热腔B内底部均安装有换热柱B,所述换热腔A与换热腔B内底部设有嵌合槽A,所述腔体顶部通过装配槽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底部安装有换热柱A。一种具有双面布置换热结构的液冷板解决了现有的液冷板由一个壳体和一个盖板组成,铲齿或柱状体分布于其中的一侧,由于压铸工艺限制,柱状结构的高径比有一定限制,导致液体通道间隙较大,液冷板的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液冷板的换热性能,从而提高了液冷板的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冷,具体为一种具有双面布置换热结构的液冷板


技术介绍

1、液冷板是一种用于散热和冷却电子设备的散热器。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内部流道和冷却液入口和出口。液冷板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冷却液通过内部的流道循环流动,以吸收设备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带走。冷却液在流道中与设备接触,从而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液,使其升温,热量通过冷却板的表面散发到周围环境中,液冷作为新型的高效、绿色散热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储能系统等领。

2、传统的液冷板由一个壳体和一个盖板组成,铲齿或柱状体分布于其中的一侧,由于压铸工艺限制,柱状结构的高径比有一定限制,导致液体通道间隙较大,液冷板的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双面布置换热结构的液冷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面布置换热结构的液冷板,达到双面布置液冷板换热结构的效果,以解决现有的液冷板由一个壳体和一个盖板组成,铲齿或柱状体分布于其中的一侧,由于压铸工艺限制,柱状结构的高径比有一定限制,导致液体通道间隙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面布置换热结构的液冷板,包括腔体(1)和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内部一侧通过隔板(10)安装有换热腔A(12),所述腔体(1)内部靠近换热腔A(12)一侧通过隔板(10)安装有换热腔B(13),所述换热腔A(12)与换热腔B(13)内底部均安装有换热柱B(11),所述换热腔A(12)与换热腔B(13)内底部设有嵌合槽A(9),所述腔体(1)顶部通过装配槽(17)安装有盖板(3),所述盖板(3)底部安装有换热柱A(8),所述盖板(3)下表面设有嵌合槽B(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面布置换热结构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柱A(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面布置换热结构的液冷板,包括腔体(1)和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内部一侧通过隔板(10)安装有换热腔a(12),所述腔体(1)内部靠近换热腔a(12)一侧通过隔板(10)安装有换热腔b(13),所述换热腔a(12)与换热腔b(13)内底部均安装有换热柱b(11),所述换热腔a(12)与换热腔b(13)内底部设有嵌合槽a(9),所述腔体(1)顶部通过装配槽(17)安装有盖板(3),所述盖板(3)底部安装有换热柱a(8),所述盖板(3)下表面设有嵌合槽b(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面布置换热结构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柱a(8)末端插接于嵌合槽a(9)内部,所述换热柱b(11)末端插接于嵌合槽b(16)内部,所述换热柱a(8)与换热柱b(11)均呈锥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面布置换热结构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一侧位于换热腔b(13)位置处安装有进液口(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南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全佳兴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