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封装,特别是涉及一种框架及制造全侧翼可浸润半导体产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1、dfn是一种双面无引脚的半导体封装类型,dfn封装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同系列不同的产品可共用绝大部分生产设备和治具;同时由于其无引脚的特性,在框架上排布密度大,生产效率高,且支持小型化的设计,可以开发小尺寸的半导体产品实现更加紧凑的电路板布局。然而该系列产品因其侧面由于是电镀后切割形成,因此侧面没有锡保护,裸露的铜在空气中氧化后不可焊接,这带来了两个问题:1、使用2d光学检测侧面无法观测到是否上锡来判断产品是否焊接;2、侧面与锡无结合导致产品和焊料接触面积小,因此与印制电路板的结合不牢固。
2、业内为了改善这两个问题使用了两类方法:
3、1、使用底部预切的方式镀上锡,这种方式制造的产品侧面可浸润面积较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产品与印制电路板结合力;可浸润部分被上方塑封体所遮挡,2d光学自上而下检测效果也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如相关专利cn102789994b,cn105374785b,cn109494209b等,可靠性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包括框架本体(101),所述框架本体(1)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定位圆孔(10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上位于相邻单元体之间设有应力释放槽(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108)上设有凹坑(1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上位于单元体的四周分别设有定位孔(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上位于单元体的定位孔(103)外侧设有应力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包括框架本体(101),所述框架本体(1)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定位圆孔(10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上位于相邻单元体之间设有应力释放槽(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108)上设有凹坑(1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上位于单元体的四周分别设有定位孔(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上位于单元体的定位孔(103)外侧设有应力释放镂孔(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睿韬,周曦,吴训,尹志坚,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