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置混动变速器、纵置混动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4186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35
本申请公开一种纵置混动变速器、纵置混动系统和车辆,通过将飞轮及减震装置连接在第一轴远离发动机的一端,所述左半轴和/或所述右半轴位于所述第一轴的两端之间,这样飞轮与减震装置即位于左半轴和/或右半轴远离发动机的一侧,而非传统的位于左半轴和/或右半轴靠近发动机的一侧,从而可以将发动机布置的与左半轴和/或右半轴更近,从而减小整车前悬,提高整车通过性和碰撞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纵置混动变速器、纵置混动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汽车领域中,对汽车的排放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油耗需要降到5l或更低,作为汽车中油耗较高的豪华纵置车,目前横置双电机混动机构已经在国内产生大批量推广应用效应,并且油耗很低,可以达成油耗低于5l的目标,但是目前纵置双电机混动机构应用较少。

2、目前豪华车型多采用纵置后驱或四驱,这样传动轴在地板下从前到后贯穿,导致无法像电动车一样将动力电池平铺在地板下,动力电池做不大,纯电续航受限,目前混动车型的高端化在比拼纯电续航里程,这样纵置后驱车型存在限制。采用纵置前驱方案,可取消后传动轴,这样就可以采用大容量电池。

3、然而纵置后驱车型改为纵置前驱车型,前桥与变速器集成的方案,会导致发动机的布置更靠整车前端,导致整车前悬较长,不利于整车通过性和碰撞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纵置混动变速器、纵置混动系统和车辆,可以将发动机布置的与左半轴和/或右半轴更近,从而减小整车前悬,提高整车通过性和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置混动变速器(200),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线均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的第一轴(210)、飞轮与减震装置(220)、第二轴(230)、电机(240)、离合器总成(250)和第三轴(270);所述第一轴(210)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100)连接,所述第一轴(21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飞轮与减震装置(220);所述离合器总成(250)的离合器主动端(251)通过所述第二轴(230)连接于所述飞轮与减震装置(220),所述离合器总成(250)的离合器从动端(252)连接于所述电机(240)的转子和所述第三轴(2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置混动变速器(200),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置混动变速器(200),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线均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的第一轴(210)、飞轮与减震装置(220)、第二轴(230)、电机(240)、离合器总成(250)和第三轴(270);所述第一轴(210)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100)连接,所述第一轴(21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飞轮与减震装置(220);所述离合器总成(250)的离合器主动端(251)通过所述第二轴(230)连接于所述飞轮与减震装置(220),所述离合器总成(250)的离合器从动端(252)连接于所述电机(240)的转子和所述第三轴(2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置混动变速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270)上空套有第一齿轮(271)和第二齿轮(272)以及固定的同步器总成(260),所述同步器总成(260)位于所述第一齿轮(271)和所述第二齿轮(272)之间,所述同步器总成(260)用于使所述第一齿轮(271)或所述第二齿轮(272)与所述第三轴(270)实现动力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置混动变速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置混动变速器(200)还包括第四轴(280),所述第四轴(280)与所述差速器总成(2910)传动连接,所述第四轴(280)上设有固定的第三齿轮(281)和第四齿轮(282),所述第三齿轮(281)与所述第一齿轮(271)啮合,所述第四齿轮(282)与所述第二齿轮(27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置混动变速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轴(280)上还设有固定的第五齿轮(28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纵置混动变速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轴(290)上还设有固定的第七齿轮(29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纵置混动变速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281)固定套装在所述第四轴(280)上,所述第三齿轮(281)包括沿自身轴向分布的第一轴径(2811)、第二轴径(2812)和齿轮部(2813),所述第四齿轮(282)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轴径(2811)上,所述第五齿轮(283)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二轴径(2812)上,所述齿轮部(2813)与所述第一齿轮(271)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纵置混动变速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齿轮(283)空套在所述第二轴径(281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超刘君祺赵雪松白学斌刘彦超白秀超包轩铭高凯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