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通道结构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9303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贯通道结构,包括框体和转向架,框体底部设置安装支架且内外侧分别设置内护板和外护板;转向架包括本体和转动盘,安装支架固定于本体上,转动盘伸出两个旋转臂以连接两端车体;内护板和外护板各自两侧分别与两段车体通过柔性连接部连接,车体及柔性连接部在车辆转弯时相对于本体转动,框体、内护板和外护板在车辆转弯时相对于本体静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贯通道结构的框体与转向架中在车辆转弯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的本体固定连接,以使得内外护板不产生转动,而依靠柔性连接部的伸缩实现贯通道结构在车体转动时的连接状态,结构安全且车体转弯时贯通道结构保持通过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贯通道结构的轨道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贯通道结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1、在轨道式车辆中,如地铁、轻轨等,相邻的两节车厢之间是通过贯通道进行连接,贯通道为乘客提供通道,并提供隔声、防尘等作用,目前的轨道车辆中,贯通道通常具备两种结构形式,即带有内护板和不带内护板的结构,对于带有内护板的贯通道结构,其能够将乘客与贯通道的折棚隔离,而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但受限于内护板的结构设置,该贯通道只能用于通过较大的曲线半径,一般当轨道线路的半径小于150米时,内护板的内部机构占用贯通道内部空间,而导致车辆无法通过;而对于不带有内护板的贯通道结构,其仅设置有折棚结构,结构简单且最小能够通过半径25米的轨道线路,但乘客在贯通道内能够直接接触软结构的折棚,而存在夹伤乘客的安全隐患。

2、因此,如何提升车辆转弯过程中相邻车体之间的转弯性能及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相邻车体,且在车辆转弯过程中转弯性能及安全性好的贯通道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贯通道结构,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段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和转向架,所述框体为闭合结构并在底部设置安装支架,且所述框体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内护板和外护板;所述转向架包括相对转动设置的本体和转动盘,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本体上,所述转动盘伸出两个旋转臂以连接两端的所述车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踏板,两侧的所述车体与所述踏板相对滑动地对接,且所述踏板与所述车体的接触面设置有磨耗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为圆盘构型且部分嵌设于两端所述车体地板设置的弧形凹陷区内,所述踏板的圆心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通道结构,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段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和转向架,所述框体为闭合结构并在底部设置安装支架,且所述框体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内护板和外护板;所述转向架包括相对转动设置的本体和转动盘,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本体上,所述转动盘伸出两个旋转臂以连接两端的所述车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踏板,两侧的所述车体与所述踏板相对滑动地对接,且所述踏板与所述车体的接触面设置有磨耗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为圆盘构型且部分嵌设于两端所述车体地板设置的弧形凹陷区内,所述踏板的圆心与所述本体的中心及两端所述车体的旋转中心在竖直方向上共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辆长度方向上,所述外护板靠近两端的区域朝向所述车体的内部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单个外护板在车辆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外折棚,所述外折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黄豪苏柯刘永强曾文娟王虎高彭锋杭惠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