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信息的读取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3878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签信息的读取传输系统,包括手机和中央控制终端,所述手机具有读卡器功能,对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至中央控制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标签读卡器功能集成到目前广泛使用的手机中,采用手机来对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并实时回传至中央控制终端,不仅方便了管理人员对货物的统一监管,而且由于采用手机通信网络来进行标签数据的回传,因此,只要手机可以拨打电话的地方,都可以传输数据。由于手机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泛,盲区少,所以在仓储或者物流中对货物数据收集基本不受距离限制。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手机终端方便携带,并且具有与普通手机一样的通话等功能,在工作之外可以作为普通手机使用,因此,利用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通讯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标签信息的采集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RFID电子标签在仓储物流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化的商业仓库不断地向大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物流运输行业发送货物的品种和数量也越来越复杂化,现在常用的仓储和物流管理方式为了能够方便存储和物流中商品信息的收集,在货物的外包装上都贴上了射频标签,即RFID电子标签。在射频标签中包含有生产厂家、货物名称、数量、批号、发货地址、目的地等信息。该射频标签为无源射频标签,必须要有专用的读卡器来进行近距离非接触式读取标签信息,然后以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传输给中央控制室中的计算机,以实现对商品及货物的管理。在中央控制室端,商品的全部信息被计算机中的数据库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从而使货物的所有信息均可在计算机的监控之下,如货物在库区的位置、货物在运输途中的具体地址,何时进入仓库、何时调出仓库等。 采用RFID电子标签管理方式比传统的条形码管理方式更加方便、准确、灵活,同时也可以极大提高货物的安全性。采用此管理方式需要能够读取货物上粘贴的射频标签的读卡器,而目前的读卡器都是在仓库内定点安置,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室中的计算机连接通信,读卡器本身无法移动,因此使用起来不灵活,需要在不同的地点设置多台读卡器,从而使得投资成本相应增加。有的读卡器可以采用蓝牙或者WIFI等无线通讯方式与控制室中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但是传输距离短、室内一般为10米左右,且受建筑物诸如墙体等的影响较大,存在信号传输不稳定,超过网络覆盖范围则不能使用等缺陷。 此外,传统的读卡器体积较大,笨重不易携带,且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签信息的读取传输系统,通过借助手机作为读卡器 来获取标签中的信息,进而与中央控制室中的计算机进行通信,从而方便了对货物的监控及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种标签信息的读取传输系统,包括手机和中央控制终端,所述手机具有读卡器功能,对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至中央控制终端。 其中,所述手机可以以短信形式将标签信息发送至中央控制终端。 进一步的,在所述手机中包括主控模块、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和用于对射频标签中的信息进行采集读取的读卡电路和射频天线;所述射频天线用来接收外部射频标签发出的射频信号,传送至读卡电路转换成数字形式的标签信息后传送至所述的主控模块进行处理,进而以短信的形式通过所述的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发射至中央控制终端。 优选的,可以采用一颗支持NFC通讯标准的射频芯片或者2.4G无线收发芯片来设计所述的读卡电路,连接在所述射频天线与主控模块之间,以将射频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的标签信息传输至所述的主控模块。 又进一步的,所述读卡电路通过SPI总线连接所述的主控模块,以SPI总线方式传输标签信息。 为了匹配读卡电路和主控模块对传输信号的电平要求,在所述读卡电路与主控模 块之间连接有电平转换电路,对读卡电路与主控模块之间传输的标签信息电平进行双向转 换。 再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手机读取射频标签中的信息,将所述射频天线设置在手机 电池后盖的内壁,使射频天线的两个测试点在合上电池后盖以后能够刚好与手机机壳内部 的两个顶针式接触点良好连接,所述的两个顶针式接触点与读卡电路相连接,从而实现射 频天线与读卡电路的连通。 其中,所述天线是在柔性电路板FPC上缠绕形成的环形线。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中央控制终端包括移动通信接收模块和计算机,通过移动通 信接收模块与所述具有读卡器功能的手机建立通信,接收手机以短信形式发送的标签信 息,进而转换成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的计算机,进行货物的集中管理。 优选的,所述移动通信接收模块通过USB线缆连接计算机,将接收到的标签信息 以差分信号形式传输至所述的计算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标签读卡器功能集 成到目前广泛使用的手机中,采用手机来对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并实时回传至中央控制终 端,不仅方便了管理人员对货物的统一监管,而且由于采用手机通信网络来进行标签数据 的回传,因此,只要手机可以拨打电话的地方,都可以传输数据。由于手机通信网络覆盖范 围广泛,盲区少,所以在仓储或者物流中对货物数据收集基本不受距离限制。此外,本专利技术 的手机终端小巧灵活,方便携带,并且具有与普通手机一样的通话等功能,在工作之外可以 作为普通手机使用,因此,利用率较高。 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 加清楚。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标签信息读取传输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是图1中手机的内部电路原理框图; 图3是图2中手机内部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图4是图1中中央控制终端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在现有的仓储物流管理领域采用传统的读卡器采集并回传标签 信息方式所存在的数据传输距离短、读卡器位置固定、使用不灵活等缺陷,创造性地提出了 一种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手机作为读卡器来采集标签信息,进而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 据回传的新型货物管理模式,不仅方便了仓库人员对标签信息的采集工作,而且利用覆盖 范围广泛的手机通信网络进行货物数据的回传,无距离限制,使用盲区少。 其中,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具体指目前的联通、移动、电信等手机用户所使用 的通信网络,比如CDMA、 GSM、 TD-SCDMA等。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所述标签信息读取传输系统的具体组建 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以采集RFID电子标签(即射频标签)中的数据信息为例进行 说明。参见图l所示,将包含有货物的生产厂家、名称、数量、批号、发货地址、目的地等相关 信息存入射频标签,然后将射频标签粘贴到货物的外包装上。将传统读卡器中用于感应该 种射频标签的读卡电路和射频天线内置于手机中,利用手机靠近射频标签,进行近距离非 接触式的读取标签信息的工作,进而以标准的短信方式或者其它手机可支持的通信方式将 接收到的标签信息回传至中央控制终端,以实现中央控制终端对货物信息的集中监管。 图2为具有上述读卡器功能的手机的内部电路原理框图。其中,射频天线RF Ante皿a可以采用在柔性电路板FPC上缠绕形成环形线的方式进行设计,一般需要缠绕3圈 以上,然后用双面胶粘贴到手机电池后盖的内壁上,并使射频天线RF Ante皿a的两个测试 点在合上电池后盖以后能够刚好与手机机壳内部的两个顶针式接触点良好连接。将所述的 两个顶针式接触点与手机内部的读卡电路相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射频天线RF Ante皿a与读 卡电路的连通。 当然,所述射频天线RF Ante皿a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只要能够准 确地感应出射频标签发出的射频信号即可。射频天线RF Ante皿a在手机中的具体安装位 置也不仅限于以上举例,只要能够方便人们使用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制。 对于读卡电路来说,可以采用遵循国际近距离通讯NFC标准的射频芯片进行设 计,比如ST、NXP、TI等公司生产的NFC系列芯片,通讯频率为13. 56MHz,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标签信息的读取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和中央控制终端,所述手机具有读卡器功能,对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至中央控制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标签信息的读取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和中央控制终端,所述手机具有读卡器功能,对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至中央控制终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信息的读取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以短信形 式将标签信息发送至中央控制终端。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标签信息的读取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机中 包括主控模块、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和用于对射频标签中的信息进行采集读取的读卡电路和 射频天线;所述射频天线用来接收外部射频标签发出的射频信号,传送至读卡电路转换成 数字形式的标签信息后传送至所述的主控模块进行处理,进而以短信的形式通过所述的无 线发射接收模块发射至中央控制终端。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签信息的读取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读卡电路中 包括一颗支持NFC通讯标准的射频芯片或者2. 4G无线收发芯片,连接在所述射频天线与主 控模块之间,将射频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的标签信息。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签信息的读取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