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龙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8713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绞龙混合机,具体涉及混合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混合罐,所述混合罐内部转动设有两个圆块,两个圆块之间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绞龙杆,两个圆块内部均设有空腔,所述绞龙杆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圆块并与两个圆块内的空腔内壁转动连接,两个空腔内均设有驱动组件。本技术通过电机驱动与其连接的绞龙杆旋转,两个绞龙杆之间通过两个相啮合的第一齿轮一起旋转,且两个绞龙杆旋转方向相反,可以提高大豆粉的混合均匀性,同时第一齿轮旋转时带动第二齿轮旋转,而第二齿轮与混合罐内壁上的齿圈啮合时,带动圆块和两个绞龙杆在混合罐内旋转,与大豆粉充分接触,可以进一步提高大豆粉的混合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合机,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绞龙混合机


技术介绍

1、豆粉是把大豆经烘烤和粉碎而制成的食品。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40%,是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的含量高干谷物,是植物性食物当中最合理、最接近于人体所需比例的。豆粉在生产过程中,预先加热但是会结块,因此需要使用绞龙混合机进行打散混合。

2、目前,为了提高绞龙混合机的混合均匀性,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63216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工豆粉用绞龙混合机,该技术包括具有容纳腔和出料口的机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搅拌装置,所述机架还包括送料腔,转动设置在所述送料腔内的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具有若干个,均匀排列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

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时还存在如下问题:使用搅拌叶片和绞龙配合混合豆粉,当豆粉流到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内时,由于绞龙位置固定不变,因此部分豆粉得不到充分混合,进而会造成豆粉混合不充分,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均匀性高的绞龙混合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绞龙混合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混合罐(2),所述混合罐(2)内部转动设有两个圆块(3),两个圆块(3)之间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绞龙杆(4),两个圆块(3)内部均设有空腔(5),所述绞龙杆(4)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圆块(3)并与两个圆块(3)内的空腔(5)内壁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齿轮(602)内部均固定贯穿有圆杆(604),所述圆杆(604)两端分别与空腔(5)两侧内壁转动连接,用于提高第二齿轮(602)的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两个圆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绞龙混合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混合罐(2),所述混合罐(2)内部转动设有两个圆块(3),两个圆块(3)之间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绞龙杆(4),两个圆块(3)内部均设有空腔(5),所述绞龙杆(4)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圆块(3)并与两个圆块(3)内的空腔(5)内壁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齿轮(602)内部均固定贯穿有圆杆(604),所述圆杆(604)两端分别与空腔(5)两侧内壁转动连接,用于提高第二齿轮(602)的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两个圆块(3)相远离一侧均固定嵌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轴贯穿圆块(3)并与靠近圆块(3)后方的绞龙杆(4)固定,用于驱动绞龙杆(4)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绞龙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2)顶部一侧固定贯穿有进料管(8),所述混合罐(2)底部一侧固定贯穿有出料管(9),且出料管(9)底端贯穿底座(1)底部,所述出料管(9)和进料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世雷韩国庆王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鑫正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