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多重有机质表征技术的雨水管道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717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析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有机质表征技术的雨水管道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先对在城市雨水管道末端采样点采集的表层沉积物进行处理,得到沉积物提取液;再对所述沉积物提取液进行不同的氧化消毒处理,比较处理前后所述沉积物提取液的理化指标检测和光谱分析结果,得到具有最佳处理效果的药剂,再将其用于城市雨水管道末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基于多重有机质表征技术,实现了污染物的针对性去除,且采用消毒工艺实现了对致病微生物的有效控制,降低了雨水管道沉积物冲刷引起的次生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重有机质表征技术的雨水管道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城市雨水管道中的初期雨水径流和雨污混接,导致大量污染物在雨水管道内沉淀。在雨天,随着雨天管内流量的增大,累积的污染负荷直接进入水环境中,造成严重的水体黑臭现象。

2、雨水管道沉积物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致病微生物等。研究发现,雨水管道沉积物中含有多种浓度较高的污染物,且这些污染物可能在雨水管道沉积物中形成潜在的协同效应,以使得加重了雨水管道排放对水环境的冲击。因此,针对性地控制雨水管道沉积物中的污染物对控制雨水管道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3、目前,常用的的控制技术包括源头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末端控制技术。具体地,所述源头控制技术为从源头减少混接污水进入管道,以及通过海绵城市的相关措施,如灰绿协同建设等,来削减径流污染。该技术能够减少雨水管道雨污混接程度,对混接破损的管道进行定位修复。所述过程控制技术为通过定期清淤管道,以减少污染物的总量和污染程度。所述末端控制技术为在管网系统末端采用旋流分离器分离,混凝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重有机质表征技术的雨水管道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为依次进行干燥处理、研磨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搅拌处理的条件至少满足:温度为25~27℃、转速为200~400 r/min,时间为20-24h;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玻璃纤维滤膜的平均孔径为0.4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理化指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重有机质表征技术的雨水管道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为依次进行干燥处理、研磨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搅拌处理的条件至少满足:温度为25~27℃、转速为200~400 r/min,时间为20-24h;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玻璃纤维滤膜的平均孔径为0.4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理化指标检测包括溶解性有机碳检测和氨氮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将所述沉积物提取液分别置于棕色玻璃瓶1、棕色玻璃瓶2、棕色玻璃瓶3、棕色玻璃瓶4、棕色玻璃瓶5中,并在所述棕色玻璃瓶1中加入药剂i进行所述氧化接触,在所述棕色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文海杨文源方超洪韫韬徐祖信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