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656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48
本公开涉及一种转接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该转接结构包括第一转接件、第二转接件以及支架,第一转接件用于连接于电池组件;第二转接件用于连接于配电组件,第一转接件与第二转接件相连;支架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用于布置在位于电池组件与配电组件之间的前梁上,支撑主体形成有安装区,安装区用于支撑固定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的连接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转接结构能够便于实现电池组件与配电组件之间稳定的电连接,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以及能够提高电池包内的空间利用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动力电池包,具体地,涉及一种转接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电池包内部通常设置有电池组件和配电组件(例如配电箱),电池组件需与配电组件电连接,以实现电路的导通。相关技术中,电池组件与配电组件之间的转接结构占用较大空间,不利于电池包内的空间利用,而电池包内部的布线空间又较小,也不便于设计支撑结构来保证转接结构的稳定性,易影响电池组件与配电组件的电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接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能够便于实现电池组件与配电组件之间稳定的电连接,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以及能够提高电池包内的空间利用率的优点,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转接结构,所述转接结构包括:第一转接件,用于连接于电池组件;第二转接件,用于连接于配电组件,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第二转接件相连;以及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用于布置在位于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配电组件之间的前梁上,所述支撑主体形成有安装区,所述安装区用于支撑固定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形成有沿所述前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区并排布置的避让区,所述避让区用于避让所述第一转接件弯折延伸至所述安装区的布置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还形成有支撑区,所述支撑区与所述安装区或所述避让区沿所述前梁的延伸方向并排布置,所述支撑区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转接件自与所述第一转接件的连接处沿所述前梁延伸的第一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具有位于所述避让区且沿Z向内凹于所述支撑主体的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形成有沿所述前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区并排布置的避让区,所述避让区用于避让所述第一转接件弯折延伸至所述安装区的布置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还形成有支撑区,所述支撑区与所述安装区或所述避让区沿所述前梁的延伸方向并排布置,所述支撑区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转接件自与所述第一转接件的连接处沿所述前梁延伸的第一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具有位于所述避让区且沿z向内凹于所述支撑主体的避让槽,所述安装区和所述支撑区分别位于所述避让槽的顶部开口的相对两侧,以使得所述第一转接件能够自所述避让槽沿z向延伸后弯折延伸至所述安装区,并使得所述第一段能够自所述安装区跨过所述避让槽的开口后支撑在所述支撑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具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构造为用于使得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连接,或者,所述安装结构构造为用于使得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通过所述安装结构与连接件配合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具有用于朝向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侧壁和用于朝向所述配电组件的第二侧壁,所述避让区具有供线束贯穿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线缆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供线束穿过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用于布置在所述前梁与位于相邻两个电池组件之间的中间梁之间的第一豁口处,以使得连接于其中一个电池组件的所述第一转接件穿过所述避让区后连接于所述第二转接件,并使得连接于另一所述电池组件的线束依次穿过所述走线槽和所述线缆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构造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支撑主体构造为组装而成的分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结构包括沿所述前梁的延伸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所述安装区形成在所述第一分体上,所述避让区和所述支撑区形成在所述第二分体上,所述避让区位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军李方佩陈耀磊公绪斌黄飞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