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拉索车身过孔密封组件。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拉索车身密封组件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2、如图1-2所示,通过紧固件固定的密封组件,需要在车身钣金4上焊接螺栓2或螺母3,装配时从一侧打紧螺栓2或螺母3,将密封组件1固定在车身钣金4上,通常需要2~4组紧固件,此类密封组件通常由橡胶板和塑料板两部分组成,塑料板与紧固件连接,橡胶件与拉索连接,卡紧拉索。该结构在制造时需要在钣金上焊接螺柱或螺母,装配时需要使用工具将紧固件打紧,不利于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的降本。
3、如图3-4所示,纯橡胶材质的固定密封组件,安装时将拉索穿过车身后,将组件塞入空中,依靠橡胶的弹力将组件压紧在钣金上,常用于乘用车上强度较小的拉索。该结构依靠橡胶的弹力将组件压紧在钣金上,耐久性较差,不适用商用车上强度较大拉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索车身过孔密封组件。
2、本技术的拉索车身过孔密封组件,包括车身固定硬板和密封胶套;所述车身固定硬板包括固定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中部的凸环,所述凸环的侧壁上端相对两侧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密封胶套包括胶套底面,所述胶套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胶套环,所述胶套环内设置有拉索套筒,所述胶套环与所述胶套底面之间还设置有凹槽;所述胶套底面套在所述固定底板上并且所述凸环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胶套环与所述凸环的内壁配合使得
3、其中,所述拉索套筒通过连接面与所述胶套环连接。
4、其中,所述拉索套筒位于所述连接面的中部并且贯通所述连接面。
5、其中,所述拉索套筒相对于所述连接面倾斜设置。
6、其中,所述固定底板为环状底板。
7、其中,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
8、其中,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固定底板平行。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拉索车身过孔密封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采用卡接方法代替现有的密封组件与车身钣金的连接方式,在保证密封组件具有足够强度的条件下,省去了紧固件的使用,简化了车身的制造工艺,同时也简化了拉索的装配工艺,有利于汽车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降本增效;同时改进了密封结构,将常见的密封组件的侧面,由垂直面或圆柱面改为斜面,提升组件的防水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索车身过孔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固定硬板和密封胶套;所述车身固定硬板包括固定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中部的凸环,所述凸环的侧壁上端相对两侧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密封胶套包括胶套底面,所述胶套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胶套环,所述胶套环内设置有拉索套筒,所述胶套环与所述胶套底面之间还设置有凹槽;所述胶套底面套在所述固定底板上并且所述凸环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胶套环与所述凸环的内壁配合使得所述密封胶套设置在所述车身固定硬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车身过孔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套筒通过连接面与所述胶套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索车身过孔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套筒位于所述连接面的中部并且贯通所述连接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索车身过孔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套筒相对于所述连接面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车身过孔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为环状底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车身过孔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车身过孔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固定底板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索车身过孔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固定硬板和密封胶套;所述车身固定硬板包括固定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中部的凸环,所述凸环的侧壁上端相对两侧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密封胶套包括胶套底面,所述胶套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胶套环,所述胶套环内设置有拉索套筒,所述胶套环与所述胶套底面之间还设置有凹槽;所述胶套底面套在所述固定底板上并且所述凸环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胶套环与所述凸环的内壁配合使得所述密封胶套设置在所述车身固定硬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车身过孔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套筒通过连接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王仕飞,范健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阿尔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