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例如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人们生活工作的室内环境中,打开窗户通风会使室外的污染严重的空气进入室内,对人体健康不利;而不打开窗户通风,会使室内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室内空气的含氧量会逐渐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升高,不利于人体健康。
2、相关技术中通过净化窗机,将开窗通风自动化,以调节室内空气质量。但是通风模式单一,且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调节功能单一,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具有多种通风模式,不仅可通过第一通风模块即自身调节室内环境质量,而且还能够通过第二通风模块获取室外空气,来调节室内环境质量。。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
4、机壳,包括相对设置的室内面板和室外面板;
5、第一通风模块,设于所述机壳,包括于所述室内面板构造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一回风口,以及于所述室外面板构造的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可自所述第一回风口流入和/或自所述第二回风口流入;
6、第二通风模块,设于所述机壳,包括于所述室内面板构造的第三回风口和于所述室外面板构造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通风模块用以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外;
7、其中,所述第一通风模块和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模块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和/或,
9、所述第二通风模块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对应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1、第一导风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和/或所述第三回风口,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和/或所述第三回风口的气流通断。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包括:
13、框架,构造有多个通风部;
14、挡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框架,且构造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镂空部和遮挡部;
15、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挡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挡板滑动,以开启或关闭回风口;
16、其中,在所述镂空部与所述通风部相对应的情况下开启回风口,在所述遮挡部与所述通风部相对应内的情况下关闭回风口。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8、第三通风模块,设于所述机壳,包括于所述室内面板构造的第四回风口和于所述室外面板构造的第五回风口;
19、其中,所述第三通风模块内设有全热交换芯体,且与所述第一通风模块和所述第二通风模块可选择性连通,以使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换热后的气流自所述第一通风模块流出或自所述第二通风模块流出。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风模块包括:
21、第三风道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机壳围限出第三风道;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位于所述第三风道内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三风道组件;所述第三风道组件构造有第三风道的通风口;
22、滑板,与所述第三风道组件滑动连接,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三风道的通风口;
23、驱动组件,与所述滑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滑板沿所述第三风道组件滑动。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还包括:
25、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
26、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回风口;
27、其中,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之间,且可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
2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29、净化装置,可升降的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侧;
30、第二导风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的上方,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第一风机之间的流通通道;
31、在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三风道连通的情况下,所述净化模块可下降,并驱动所述第二导风装置关闭,下降后的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第一风机限定出一流通空间,所述第三风道的空气流入所述流通空间,经所述第一风机,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装置包括:
33、第一固定架,设有净化模块,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筋条;
34、所述第二导风装置包括:
35、第二固定架,设于所述机壳,并围限出所述流通通道;所述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一风机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下方;
36、导风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内侧;
37、导向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外侧,且与所述导风板联动设置;
38、其中,所述导向件与所述筋条相抵触设置,在所述筋条向下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导向件逆时针转动,并带动所述导风板转动以关闭所述流通通道;在所述筋条向上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导向件顺时针转动,并带动所述导风板转动以开启所述流通通道。
3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40、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相连,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升或下降。
4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42、通过第一通风模块和第二通风模块能够使得空气处理装置至少具有两种通风模式,第一通风模块与第二通风模块可择一使用,也可配合使用,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另外,空气处理装置不仅可通过第一通风模块即自身调节室内环境质量,而且还能够通过第二通风模块获取室外空气,来调节室内环境质量。
43、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风模块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昌,武凤玲,赵强,张展,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