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轻质地震能量吸收器。
技术介绍
1、我国分布有多个地震带,地震的毁灭性不言而喻,我们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可通过建筑技术来降低地震对于建筑物的损害,如通过设置抗震结构来进行吸能缓冲。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5054182u的文献提供一种建筑抗震支架的抗震结构,该装置通过限位板受力使活动杆向外侧移动,而活动杆在竖槽的内部滑动,通过活动杆的移动带动移动板移动,通过移动板的移动使第二缓冲弹簧发生形变,通过右支架和左支架的移动使第一缓冲弹簧发生形变,达到了抗震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抗震支架在使用时抗震效果不好的问题。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现有技术的结构可以实现与有关的有益效果,但是在较高的建筑物中,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常伴随着左右、前后摇晃及抖动,进而导致建筑物发生开裂等问题,而现有的抗震结构则很难适应。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轻质地震能量吸收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地震能量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用于建筑物体的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地震能量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钢板呈波浪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地震能量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座和固定板,所述固定座和固定板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柱连接固定,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支撑柱用于对减震组进行限位,所述减震组的顶端与固定板抵接,所述减震组的底部与固定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质地震能量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钢板和承接板上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支撑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地震能量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用于建筑物体的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地震能量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钢板呈波浪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地震能量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座和固定板,所述固定座和固定板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柱连接固定,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支撑柱用于对减震组进行限位,所述减震组的顶端与固定板抵接,所述减震组的底部与固定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质地震能量吸收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民,曹磊,郑磊,姚明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