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叶片用耐热不锈钢的连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547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轮机叶片用耐热不锈钢的连铸方法,其步骤如下:(一)大包开浇,钢水的温度为1560℃~1570℃,在连铸叉臂上镇静8~10min后,大包导入中间包中,长水口与大包连接处采取氩气密封;(二)中间包开浇,中间包钢水温度1520~1540℃,当中间包钢水达12吨时,中间包钢水导入结晶器中;(三)拉坯,当中间包开浇80~110秒后开始拉坯,达到目标拉速后,恒拉速拉坯。连铸最后8~10分钟缓慢降低拉速;中包钢水剩余2~4吨时,连铸进行封顶操作;(四)切割,切割时铸坯温度不低于700℃;(五)铸坯退火,铸坯还发红时送到退火炉,退火温度760℃±30℃,保温4~6小时,出炉堆冷。本发明专利技术铸的连铸坯没有纵裂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叶片用耐热不锈钢连铸方法,具体讲是一种1CrllMoV汽 轮机叶片用耐热不锈钢的连铸方法。
技术介绍
1CrllMoV(GB/TB8732-2004)为马氏体型不锈热强钢,是用于制造低于540。C条件 下使用的汽轮机和燃气轮机叶片的良好材料。由于1CrllMoV钢中碳含量处于铸坯纵裂最 敏感区域,连铸非常困难,现有的连铸方法生产的连铸坯有纵裂纹缺陷,纵裂纹一般在铸坯 宽度的中心,深10 15mm,长2 8mm(有时整炉铸坯存在纵裂)。所以1CrllMoV均为模 注生产,综合成材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1CrllMoV连铸方法纵裂严重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避免铸坯纵 裂的1CrllMoV汽轮机叶片用耐热不锈钢的连铸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分析lCrllMoV马氏体不锈钢纵裂机理,采用合理的连铸工艺技 术,避免了铸坯纵裂。 本汽轮机叶片用耐热不锈钢中板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配比为 C :0. 11% 0. 18% Si 0. 25% 0. 50% Mn 0. 30% 0. 60% 0<P《0.035% 0<S《0.030% Cr :10. 0% 11. 5% 0《Ni《0.6% V :0. 25% 0. 40% Mo :0. 50% 0. 70%,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铸还外形尺寸一般长1500mm 3000mm,宽950mm 1280mm,厚度160mm或180mm。 本1CrllMoV连铸方法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 — )大包开浇 大包钢水重量40 45吨,温度1560°C 1570°C,钢水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配比 为C :0. 11% 0. 18% Si 0. 25% 0. 50% Mn 0. 30% 0. 60% 0<P《0.035% 0<S《0.030% Cr :10. 0% 11. 5%0《Ni《0.6% V :0. 25% 0. 40% Mo :0. 50% 0. 70%,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装有钢水的大包在连铸叉臂上镇静8 lOmin后,大包通过长水口导入中间包中, 中间包烘烤温度1000 120(TC,长水口与大包连接处采取氩气密封。 (二)中间包开浇 中间包钢水温度控制1520 154(TC,严格控制过热度为20 3(TC,当中间包 钢水达12吨时,中间包钢水通过浸入式水口导入结晶器中,浸入式水口烘烤温度1100 1200°C。3(三)拉坯 当中间包开浇80 110秒后开始拉坯,在2 4min内,拉速从0. 3m/min —直提 高到目标拉速0. 7 1. 0m/min,达到目标拉速后,保证恒拉速拉坯。结晶器冷却水控制为 结晶器宽面水量1800L/min 2200L/min, 一般2000L/min,结晶器窄面水量280L/min 320L/min, 一般300L/min, 二冷总水量740L/min 780L/min, 一般760L/min,结晶器液面波 动区间控制在士5mm。为了保证铸坯的质量,连铸最后8 10分钟需要缓慢降低拉速,拉速 从目标拉速一直降低到0. 2m/min。中包钢水剩余2 4吨时,连铸进行封顶操作。 (四)切割 铸坯采取火焰切割,切割长度为1500 3000mm,为防止铸坯冷却组织发生马氏体 转变,要求红坯切割,切割时铸坯温度不低于700°C。 (五)铸坯退火 为防止铸坯冷却组织发生马氏体转变及消除铸坯应力,铸坯还发红时(一般铸 坯温度650。C ±50°C)送到退火炉退火,铸坯入退火炉时温度不低于30(TC,退火温度 760°C 士30。C,保温4 6小时,出炉堆冷。 lCrllMoV属于马氏体钢,其高温强度较低,凝固时收縮率较大,严重影响表面质 量。因此,对于lCrllMoV铸坯来讲,连铸容易产生纵裂,且铸坯切割后需及时退火,以防止 铸坯应力释放产生裂纹。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1CrllMoV马氏体不锈钢连铸技术,工艺过程的机理是这样的 a、过热度控制 过热度高,纵裂发生率也高。由于中包温度过高,在结晶器中新生坯壳厚度较薄, 高温强度变弱,铸坯坯壳在凝固收縮过程中容易被撕开,形成微裂纹。另外,因温度偏高,在 结晶器中铸坯的整体收縮量变小,坯壳与结晶器之间的缝隙变小,保护渣流入产生困难,局 部被堵塞,这样流入缝隙中的保护渣不均匀,引起传热不均匀,所形成的坯壳也不均匀,其 薄弱处就易产生纵裂。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过热度为20 30°C。 b、拉速控制 裂纹与拉坯速度的波动量有很大关系。在大生产中,生产节奏、钢水温度等许多因 素都会导致拉坯速度变动。当拉速波动小于0. lm/min时,对纵裂基本无影响;当拉速波动 大于O. lm/min时,随拉速波动量的增大,纵裂指数直线上升。因此,铸机拉坯速度的稳定对 减少板坯纵裂有很大的意义。生产中,在控制钢水温度的基础上,保证连铸恒拉速。 c、结晶器液面波动控制 连铸操作中拉速升、降幅度过大造成液面波动大,破坏了钢液在结晶器里的流场 和保护渣合理的三层结构,对裂纹的发生率有极大的影响。另外,无论是升速,还是降速,都 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增加了裂纹发生的几率。如果液面波动区间由士5mm增加到士20mm 时,纵裂纹指数从0增加到2. 0,因此,结晶器液面波动区间控制在士5mm之内。 d、冷却制度控制 结晶器的冷却强度大小,对初生坯壳的生长有着重要影B向。如冷却强度过大,使初 生坯壳生长过快,在凝固收縮过程中易诱发裂纹,如冷却强度过小,会造成坯壳厚度过薄, 易引起漏钢的发生。1CrllMoV钢属于裂纹敏感性强的钢种,对裂纹敏感性强的钢种在保证 一定坯壳厚度的情况下,宜采用弱冷。因此结晶器冷却水控制为结晶器宽面水量2000L/min,结晶器窄面水量300L/min, 二冷总水量760L/min。 e、铸坯切割、退火控制 为防止铸坯冷却组织发生马氏体转变及消除铸坯应力,铸坯发红时需送到退火炉 退火,铸坯入退火炉时温度大于30(TC,退火温度740 76(TC,保温4 6小时,出炉堆冷。 本1CrllMoV汽轮机叶片用耐热不锈钢的连铸方法,克服了 1CrllMoV钢中碳含量 处于铸坯纵裂最敏感区域,连铸困难的技术关键,铸出的连铸坯经退火后,没有纵裂纹,综 合成材率提高到87 % ,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1CrllMoV汽轮机叶片用耐热不锈钢的连铸方法的具体 实施方式,但本1CrllMoV汽轮机叶片用耐热不锈钢的连铸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于 下述的实施例。铸还外形尺寸长2500mm,宽1015mm,厚度160mm。 ( — )大包开浇 大包钢水重量45吨,温度1565(TC,钢水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配比为C :0. 14% Si:0.34% Mn:0.42% P :0.032% S :0. 005% Cr :10. 55% Ni :0. 18% V: 0.34% Mo :0.62,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装有钢水的大包在连铸叉臂上镇静8min后,大包通过长水口导入中间包中,长水口与大包连接处采取氩气密封。 (二)中间包开浇 中间包烘烤温度1150°C,中间包钢水温度控制1529t:,控制过热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轮机叶片用耐热不锈钢的连铸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一)大包开浇大包钢水的温度为1560℃~1570℃,钢水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配比为:C:0.11%~0.18%Si0.25%~0.50%Mn0.30%~0.60%0<P≤0.035%0<S≤0.030%Cr:10.0%~11.5%0≤Ni≤0.6%V:0.25%~0.40%Mo:0.50%~0.70%,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装有钢水的大包在连铸叉臂上镇静8~10min后,大包通过长水口导入中间包中,中间包烘烤温度1000~1200℃,长水口与大包连接处采取氩气密封;(二)中间包开浇中间包钢水温度控制1520~1540℃,严格控制过热度为20~30℃,当中间包钢水达12吨时,中间包钢水通过浸入式水口导入结晶器中,浸入式水口烘烤温度1100~1200℃;(三)拉坯当中间包开浇80~110秒后开始拉坯,在2~4min内,拉速从0.3m/min一直提高到目标拉速0.7~1.0m/min,达到目标拉速后,保证恒拉速拉坯。结晶器冷却水控制为:结晶器宽面水量1800L/min~2200L/min,结晶器窄面水量280L/min~320L/min,二冷总水量740L/min~780L/min,结晶器液面波动区间控制在±5mm;为了保证铸坯的质量,连铸最后8~10分钟需要缓慢降低拉速,拉速从目标拉速一直降低到0.2m/min;中包钢水剩余2~4吨时,连铸进行封顶操作;(四)切割铸坯采取火焰切割,切割长度为1500~3000mm,切割时铸坯温度不低于700℃;(五)铸坯退火铸坯还发红时将铸坯送到退火炉退火,铸坯入退火炉时温度不低于300℃,退火温度760℃±30℃,保温4~6小时,出炉堆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新智刘承志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