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稻单株脱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436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麦/稻单株脱粒装置。其包括离心风机式脱粒器、分离容器及其安装底座,脱粒器包括动力机构、叶轮、蜗形壳体、进穗斗,叶轮匹配地安装于蜗形壳体中,并连接于动力机构转轴上,蜗形壳体上分设有进、出风口,进风口对接进穗斗,出风口连通至分离容器中部,且使该出风口的风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30≤α≤30°,该分离容器上部设置有排糠口,其底部设置有与分离容器形状相匹配的活动集粒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紧凑,无残留死角,谷物籽粒流转、碰撞环节少,具有脱净率、保全率、清洁率高,破碎率、存留混杂率、飞溅率低的特点;可保证种粒和“材料”的高纯度、高质量;本装置操作使用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且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谷物脱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麦/稻单株脱粒装置。
技术介绍
麦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快速培育出高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的麦稻新品种,一直是育种家们追求的目标。麦稻均属单子叶自花受粉作物, 一般可产生多个分蘖,即具有分枝特性。在杂交育种工作中,常常利用个体选择的方法来快速纯化目的基因、防止重要品系的遗传混杂。因此,在杂种后代选择及良种繁殖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中选优良单株进行脱粒,而且在麦稻作物的遗传解析、基因定位及功能基因克隆等研究中均离不开大量的单株收获和脱粒作业。目前,麦稻脱粒的方法除联合收割机以外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①农用大型谷物脱粒机,只适用于农业生产中的麦/稻脱粒作业,不适合小规模试验;②小型脱粒机,只适用于小面积如区试、生产试验的作物测产脱粒作业,不适合单株麦稻脱粒作业,用于单株脱粒时,不易清扫,易混杂;③手工脱粒,费时、费力、效率低。 当前,在麦稻遗传研究、功能基因定位、克隆以及育种过程中所进行的大量的单株选种工作主要依赖于人工方法,但人工方法费时、费工、效率低下、用工成本高,严重制约着麦稻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的发展。使用脱粒机以提高脱粒速度和工作效率,进而节时、省工、降低用工成本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国专利文献CN 1202701C中公开了一种水稻单株快速自动脱粒装置,主要由单穗脱粒器、稻谷送料器、分选器构成;此外市场上公开销售的有河南省卫辉市种子机械制造厂生产的Q K T-320型小区种子脱粒机、K T-200A型单株(穗)种子脱粒机,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制的5TS-150A型单株脱粒机等。但上述公知的单株(穗)脱粒机普遍存在设计结构复杂,边角、空隙较多,易造成清理不便和籽粒混杂现象,同时,售价较高(普遍在3000元以上)限制了许多用户(如县级以下育种单位和农民育种家)推广应用。此外,该类机器笨重、移动不便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脱粒方便、无清扫死角、不易混杂的麦/稻单株脱粒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麦/稻单株脱粒装置,包括离心风机式脱粒器、分离容器及其安装底座,所述离心风机式脱粒器包括动力机构、叶轮、蜗形壳体、进穗斗,所述叶轮匹配地安装于蜗形壳体中,并连接在动力机构的转轴上,所述蜗形壳体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该进风口对接进穗斗,所述出风口连通至分离容器,且使该出风口的风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30《a《30° ,所述分离容器上部设置有排糠口 (最好设置在非操作面一侧,方便人员操作使用),其底部设置有与分离容器形状相匹配的活动集粒槽。采用蜗形壳体可保证脱粒器内无谷物残留死角。 所述叶轮上安装有3 8个均匀分布的叶片。 所述叶轮的叶片的表面设置有脊状的脱粒爪,可增加脱粒的效率。 所述叶轮包括用于安装叶片的轮盘,在轮盘面向进穗斗一侧上设置有脊状的脱粒爪,或呈辐射状布设有条状脱粒爪。 所述叶轮的叶片部分/全部外表面包裹有柔性耐磨层,可使脱粒更加柔和。 所述蜗形壳体内侧为渗碳层,增加耐磨强度。 所述分离容器至少一部分器壁为透明材质制成,以便观察分离容器内谷糠分离情 况。 所述集粒槽为活动抽屉式集粒槽。 所述动力机构为调速电动机。 所述底座下面安装有万向轮,必要时可加装万向轮锁紧机构。 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1.该装置结构新颖、紧凑采用离心风机式脱粒器,将脱粒、风选合二为一,不但减 少脱粒时谷物籽粒的流转环节,提高籽粒高保全率,还有效避免留有死角,防止籽粒的存 留、混杂。 2.能同时完成小麦单株脱粒、分离和清选工作,采用封闭式作业流程,具有脱净 率、保全率、清洁率高,破碎率、存留混杂率、飞溅率低,分离效果好、通用性好的特点。 3.适用于麦、稻等作物的原始材料单行、单株、穗系繁殖,杂种后代选株脱粒,原种 提纯复壮,麦稻作物的遗传解析、基因定位及功能基因克隆研究等,能有效保证种粒和"材 料"的高纯度、高质量,也可适用于该类作物栽培试验中小面积如"一米双行"样点材料收获 后的脱粒。 4.操作简单,高效节能、使用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7 15kg),移动轻便,且 制造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麦图2为-一种麦图3为-一种麦图4为-一种麦稻单株脱粒装置的正面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稻单株脱粒装置中离心风机式脱粒器剖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稻单株脱粒装置的背面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稻单株脱粒装置的叶轮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一种麦/稻单株脱粒装置,包括离心风机式脱粒器 5、正四棱柱状分离箱1及其安装底座4,底座下面安装有万向轮14;所述离心风机式脱粒器 包括调速电动机6、叶轮11、蜗形壳体12、喇叭口状进穗斗3,调速电动机6的转速可通过电 流控速器7(使用时调节旋钮8即可),所述叶轮11匹配地安装于蜗形壳体12中,并连接 在电动机6的转轴上,该叶轮11上安装有5个均匀分布的叶片IO,各叶片均垂直于旋转平 面,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且在叶片IO顺着旋转方向的一侧包裹有耐磨橡胶层ll,蜗形壳体 12上分别设有进风口 9和出风口 13,进风口 9对接进穗斗3,出风口 13连通至分离箱1中 部,调整脱粒器的位置,使其位于分离箱l内的出风口 13处的风向倾斜向下,与水平方向呈 15°夹角,所述分离箱l上部设置有排糠口 15,分离箱1底部设置有与分离箱1相匹配的活动抽屉式集粒盒2 (可方便的取出或插入分离箱底部,便于取种和清扫残余物),集粒盒2为透明材料制成,其上设置有把手18(当集粒盒内落有谷糠时,可手握把手晃动几下,即可把谷糠吹出),该分离箱1的前侧面为透明有机玻璃制成。 上述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配套电动机180W, 220V, 2500 3000r/min ; 单机成本800 1000元; 整机重量10kg; 生产效率200株左右/小时,连续作业,不需停机; 防混杂性能经2 3秒清机(不喂料,空吹)后,残留量等于零,避免株(穗)间 籽粒混杂; 喂入方式人工半喂入; 操作人员l人; 破碎率《0. 1% ; 损失率《0. 5% ; 种子清洁率>99%; 小麦籽粒含水率15 18%,水稻籽粒含水率18 23%的条件下,应用该装置效 果较好,籽粒含水量过高时脱粒困难,含水量过低时,籽粒破碎率增加。 经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中心等单位的育种人员试验试用,且效果良好。据 估算,与传统人工脱粒相比,使用该机每年可节60%左右的脱粒费用支出。 实施例2与实施例l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蜗形壳体内侧设置有可增加耐磨强 度的渗碳层,叶轮上安装有4个均匀分布的叶片。 实施例3参见图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叶轮的叶片的表 面设置有山脊状的脱粒爪16,叶轮包括用于安装叶片的轮盘,在轮盘面向进穗斗一侧的盘 面上设置有山脊状的脱粒爪17。 实施例4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轮盘面向进穗斗一侧的盘面上以 辐射状布设有条状脱粒爪。 实施例5与实施例l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出风口 13处的风向倾斜向上,与水 平方向呈20°夹角。权利要求一种麦/稻单株脱粒装置,包括脱粒器、分离容器及其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器为离心风机式脱粒器,其包括动力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麦/稻单株脱粒装置,包括脱粒器、分离容器及其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器为离心风机式脱粒器,其包括动力机构、叶轮、蜗形壳体、进穗斗,所述叶轮匹配地安装于蜗形壳体中,并连接在动力机构的转轴上,所述蜗形壳体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该进风口对接进穗斗,所述出风口连通至分离容器,且使该出风口的风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30≤α≤30°,所述分离容器上部设置有排糠口,其底部设置有与分离容器形状相匹配的活动集粒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代尹钧杨春玲王万利赵双锁宋成伟王桂荣张文杰赵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