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抗菌功能的脱细胞外基质补片的制备方法与其产品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3405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脱细胞外基质补片的制备方法与其产品和应用,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基体,并使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基体浸入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氯化处理,获得具有抗菌功能的脱细胞外基质补片。本申请制备方法能够在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基体的分子水平上实现N‑卤胺功能化,不仅赋予制备的脱细胞外基质补片良好的抗菌性能,不易引起细菌耐药性,而且可以在氯部分消耗后智能转换到抑菌效果,实现长效抑菌;同时,N‑卤胺功能化有效保持了脱细胞外基质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使制备的补片材料有望应用于腹壁缺损的高效修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医用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脱细胞外基质补片的制备方法与其产品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具备生物相容性优良、力学性能较好以及能够诱导细胞生长增殖等特性,用于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可极大改善修复效果,在腹壁缺损修复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临床上使用脱细胞外基质补片修复感染腹壁缺损时,容易在新生血管化之前发生感染,从而影响补片的耐久性并可能导致局部脓肿和术后复发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对脱细胞外基质补片进行抗菌改性以提高其抑菌/抗菌性能。

2、目前,相关研究中对脱细胞外基质材料进行抗菌改性的主要方法是将脱细胞外基质材料与抗菌剂(抗生素、季铵盐、银纳米颗粒)进行复合。例如,许聪等人通过复合纳米银制备了抗菌型的脱细胞外基质材料。

3、但是,现有通过复合抗菌剂改性脱细胞外基质材料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抗生素改性脱细胞外基质材料容易产生耐药性问题,无法满足感染腹壁缺损环境的修复需要;二是金属纳米颗粒改性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容易发生溶出而造成较严重的细胞毒性问题,危害人体安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脱细胞外基质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基体来源包括哺乳动物的小肠、心脏瓣膜、膀胱基底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基体来源于猪小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基体在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氯化处理时,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10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基体在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氯化处理时,次氯酸钠溶液与脱细胞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脱细胞外基质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基体来源包括哺乳动物的小肠、心脏瓣膜、膀胱基底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基体来源于猪小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基体在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氯化处理时,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10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基体在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氯化处理时,次氯酸钠溶液与脱细胞外基质补片基体的体积比为20-1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丁财苗冬田黄榕康张玥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