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火型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373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火型充电桩,具体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矩阵式布置的散热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本体内壁设置,并通过其上转动设置的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合页对所述散热孔进行封堵或开启;所述合页根据功能分为旋转部、上页部和下页部,其中:封堵状态下,上一级的合页的下页部与下一级的合页上页部贴合,所述下页部靠近所述散热孔一侧布置。该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驱使多个合页合拢从而对矩阵式布置的散热孔进行封闭,从而使得本体内部形成封闭空间,从而隔绝外界气体进入,降低可燃气体存量,从而避免火势的进一步扩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火型充电桩


技术介绍

1、现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架、减震保护外架、充电桩保护板和缓冲保护架,充电桩外架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保护外架,减震保护外架内部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架滑轨,通过设置充电桩保护板,在汽车尾部与充电桩前侧位置之间发生碰撞情况时,汽车尾部首先能够与充电桩保护板接触,并使充电桩保护板连同缓冲保护架向内侧挤压分力连接杆,分力连接杆在受到挤压后,分力连接杆内端相连的竖直分力滑块能够在侧壁连接滑轨内侧滑动,并向外侧拉动竖直减震弹簧,通过在竖直减震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对充电桩保护板所受到的碰撞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减少了充电桩所受到的碰撞作用力。

2、现如今的充电桩虽然有自动断电的功能,但在其内并未设置有自动控火系统,在车辆进行充电时,由于一些突发状况而导致汽车自燃时,无法快速对于自燃情况进行处理,往往会带来较为严重的灾难,安全性无法达到要求,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火型充电桩,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火型充电桩,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矩阵式布置的散热孔(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位于所述本体(1)内壁设置,并通过其上转动设置的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合页(4)对所述散热孔(2)进行封堵或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火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正面活动设置有抽屉(11),所述抽屉(11)内设置有二氧化碳压缩气体瓶(12),所述二氧化碳压缩气体瓶(12)的输出端设置有电磁阀(13),所述电磁阀(13)的输出端设置有并联式排气管件(14),所述并联式排气管件(14)与所述安装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火型充电桩,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矩阵式布置的散热孔(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位于所述本体(1)内壁设置,并通过其上转动设置的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合页(4)对所述散热孔(2)进行封堵或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火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正面活动设置有抽屉(11),所述抽屉(11)内设置有二氧化碳压缩气体瓶(12),所述二氧化碳压缩气体瓶(12)的输出端设置有电磁阀(13),所述电磁阀(13)的输出端设置有并联式排气管件(14),所述并联式排气管件(14)与所述安装架(3)上开设的气道(3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火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41)为中空结构,其与所述安装架(3)上开设的气道(31)并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火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上螺纹连接有安装座(34),所述旋转部(41)穿过所述安装座(34)上开设的穿孔,并与所述安装座(34)内设置的涡簧(32)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火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设置有沿内侧对角线呈线性阵列布置的火焰传感器,所述火焰传感器用于控制电磁阀(13)启闭。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控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