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后悬架结构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3278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06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后悬架结构及车辆。其中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后悬架结构设有副车架、连接组件、轮毂组件和电子机械制动卡钳;将电子机械制动卡钳设置于轮毂组件上,轮毂组件适于与传动轴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多连杆组件,将多连杆组件的每个连杆的一端与副车架连接,另一端与轮毂组件连接,并且多连杆组件中的一个连杆位于传动轴的前侧,且设置在电子机械制动卡钳的下方,多连杆组件的其余连杆位于传动轴的后侧区域,最终使传动轴前侧的连杆的上方具有可以容纳电子机械制动卡钳的安装空间,实现将电子机械制动卡钳通过多连杆组件安装于车辆中,简化车辆制动结构,提升了车辆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后悬架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底盘架构基于传统盘式或者鼓式制动器进行开发,在车辆的内部需要设置传动系统以控制车辆轮毂处的制动器,而新型电子机械制动作为下一代先进的制动系统,由于其轮廓形状与现有制动器差异较大,并且其尺寸较现有制动器也更大,传统设计中五连杆悬架结构的安装空间难以满足新型电子机械制动的安装需求,且空间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其周边车身纵梁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后悬架结构及车辆。

2、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后悬架结构,包括副车架、连接组件、轮毂组件和电子机械制动卡钳;

3、所述电子机械制动卡钳设置于所述轮毂组件上,所述轮毂组件适于与传动轴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连杆组件,所述多连杆组件的每个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毂组件连接,所述多连杆组件中的一个所述连杆位于传动轴的前侧,且设置在所述电子机械制动卡钳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连接组件、轮毂组件和电子机械制动卡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支架和减振组件;所述多连杆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轮毂组件连接,所述轮毂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支架远离所述多连杆组件的一侧,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轮毂组件连接,所述减振组件适于设置于车辆框架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且所述减振组件位于所述传动轴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组件中的多个所述连杆包括前束连杆、外倾连杆、上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连接组件、轮毂组件和电子机械制动卡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支架和减振组件;所述多连杆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轮毂组件连接,所述轮毂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支架远离所述多连杆组件的一侧,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轮毂组件连接,所述减振组件适于设置于车辆框架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且所述减振组件位于所述传动轴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组件中的多个所述连杆包括前束连杆、外倾连杆、上纵连杆、下纵连杆和承载连杆;所述前束连杆、所述外倾连杆、所述上纵连杆、所述下纵连杆和所述承载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副车架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所述前束连杆、所述上纵连杆和所述承载连杆均位于所述传动轴的后侧,所述前束连杆位于所述承载连杆的上方,所述上纵连杆位于所述前束连杆的上方,且所述承载连杆位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前束连杆之间,所述下纵连杆位于所述传动轴的前侧,所述外倾连杆位于所传动轴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器和弹簧;所述减振器和所述弹簧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承载连杆上方。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赵亮池晓明张光荣陈琰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