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LCD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123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器LCD模块,具有可做实质性画像显示的画面显示屏,在上述画面显示屏中形成画像的至少1个以上的LCD面板;安置在上述LCD面板后侧有向至少一个以上上述LCD面板投射光的背光组件;支撑上述LCD面板及上述背光组件的是用合成树脂注塑成型的塑胶框体;与上述塑胶框体一体结合的是形成封闭回路形状的金属材质的加强辅助材料模型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一体化结构提高了模型框架的扭曲强度或弯曲强度,减小了LCD面板的破损率;有利于提高组装生产的效率性;在塑胶框体的上壁结合的增强侧壁和从增强侧壁向下方延长弯曲的与塑胶框体内侧壁结合的反射侧壁,能防止光从背光组件的导光板侧面流失,更能提高光的传输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LCD模块,特别涉及装配LCD模 块的便携式的终端机受到由于坠落等情下的冲击时,更能减少LCD面 板破损的液晶显示器LCD模块。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CD是利用了接通一定电压的电源打散液晶的分子排 列,阻止光线通过的原理。与彩色阴极管CRT相比,不仅可视性优秀, 与相同画面尺寸CRT的相比,平均电耗低,发热量小,由于厚度薄、 重量小,具有容易达到平面化的优点,所以液晶显示器LCD与等离子 显示器PDP、场发射显示器FED,成为手机、电脑显示器和电视机的下 一代的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一般具有LCD面板和背光组件,由于LCD模块本身不 能发光,而是采用调节其透射率的方式,因此要在LCD面板上形成一 定的画像则要在LCD面板上投射光,背光组件正是执行这一功能的。 背光组件是分为把光源安置在LCD面板平面的一侧,把全部LCD面板 直接照射的直下型;在面板的一个侧面或多个侧面安置线光源或点光 源,通过导光板及反射镜片等部件反射及扩散光线的侧光型。目前手 机等移动通信终端和称为个人便携式终端的PDA等设备是主要采用 侧光型。背光组件具有把光源灯发射的光向LCD面板集中作用,形成均匀 而又挥度好的光线的导光板;汇集灯光的功能性胶片-棱镜片等由上 而下的方式层叠在模型框架上,并向LDC面板上传输光。液晶显示器可使用于多种领域,根据其大小尺寸区分命名为手机或数码相机上装配的小型LCD模块和用于TV或显示器上使用的大型 LCD模块。在此,把小型LCD模块定义为主要是4英寸以下的LCD模块。 LCD模块是通过柔性带自动连接(tape automated bonding)连接在印 刷电路板PCB上,或直接连接在印刷电路板构成一个显示模块,艮P, LCD模块是在LCD电路板上连接一个驱动IC的模块化产品。但是目前的LCD模块是用合成树脂注塑成型的白色的模型框架来 支撑LCD面板和背光组件,由于模型框架是注塑成型的结构,因此在 手机上装配LCD模块中过程中一旦掉落,则模型框架会在瞬间较大的 扭曲或弯曲力的作用下,造成变形,该扭曲或弯曲力从而向模型框架 支撑的LCD面板上传达其扭曲或弯曲力,最终造成LCD面板不能抗拒其 力量而导致破损。目前的LCD模块是利用反射现象防止光在背光组件的导光板侧 面中流失,并且为了提高的传输效率,模型框架的白色合成树脂采用 聚碳酸脂PC制作,但其合成树脂的反射量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 此利用反射现象防止光在背光组件的导光板侧面流失,并提高光的传 输效率的方法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提高模块框架的扭曲强度 或弯曲强度,减少LCD面板的破损率;有效防止并减小光在侧面流失 的情况,提高光的传输效率的液晶显示器LCD模块。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LCD模 块,具有可做实质性画像显示的画面显示屏,在上述画面显示屏中形 成画像的至少1个以上的LCD面板;安置在上述LCD面板后侧有向至 少一个以上上述LCD面板投射光的背光组件;支撑上述LCD面板及上 述背光组件的是用合成树脂注塑成型的塑胶框体;与上述塑胶框体一 体结合的是形成封闭回路形状的金属材质的加强辅助材料模型框架,一体化结构提高组装生产的效率性。所述加强辅助材料模型框架,是把金属材质的加强辅助材料嵌入 注塑成型的上述塑胶框体,使上述金属材质的加强辅助材料与上述塑 胶框体一体结合。所述加强辅助材料模型框架,是与上述塑胶框体的形状相对应的大体为四角形的环形物,具有L型断面,有利于提高扭曲强度或弯曲 强度。所述加强辅助材料模型框架,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L型断面。所述加强辅助材料模型框架具有与塑胶框体的上壁结合形成增 强侧壁,以及从上述增强侧壁向下方延长折曲并与上述塑胶框体的内 侧壁结合形成反射侧壁,有利于通过背光组件传输更多的光。所述塑胶框体是聚碳酸脂PC制作的,上述加强辅助材料模型框 架是用钢板制作的。所述LCD面板包括主LCD面板,背光组件安置在主LCD面板的反 面和大小比主LCD面板小的辅助LCD面板之间。所述背光组件包括发射光的发光灯和从发光灯使光汇集到上述 各LCD面板的导光板;安置在上述导光板一侧传输上述导光板发出的 光的主光学镜片;安置在上述导光板的另一侧,传输上述导光板发出 的光的辅助光学镜片;安置在上述主光学镜片和上述主LCD面板之 间,是具有遮光效果的主黑白胶;安置在上述辅助光学镜片和上述辅 助LCD面板之间,是具有遮光效果的辅助黑白胶。所述灯为发光二极管LED。本技术的优越功效在于 1) 本技术是将强度加强辅助材料放置在注塑模后,注入合成 树脂注塑成形,使强度加强辅助材料与塑胶框体一体结合,形 成模型框架,该模型框架更能提高了模型框架的扭曲强度或弯 曲强度,即使其冲击力作用于LCD模块的情况下,模型框架的6扭曲或弯曲的变形将被强度加强辅助材料阻止,因而模型框架 支撑的LCD面板不会因扭曲或弯曲变形而造成破损;2) 强度加强辅助材料是形成封闭回路的形状,只有具备封闭回路 的形状才能有效阻止因为塑胶框体的扭曲或弯曲变形而造成 LCD面板的破损;3) 强度加强辅助材料是具有与塑胶框体上壁相结合的增强侧壁, 从加强侧壁向下方延长折曲并与塑胶框体的内侧壁相结合的反 射侧壁,具有用钢板制作的强度加强辅助材料的反射侧壁与塑 胶框体的内侧壁相结合的结构,更能有效防止并减小LED灯发 出的光在反射侧壁反射后在导光板侧面流失的情况,更能提高 光的传输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1实施例的装配LCD模块的手机斜视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1实例的LCD模块分解斜视图; 图3是图2 LCD模块另一侧的分解斜视图; 图4是图2中LCD模块安装LED的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正面图; 图5是图2的LCD模块模型框架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图2的LCD模块模型框架的嵌入注塑状态的斜视图; 图7是图6的VI1-Vfl的断面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LCD模块模型框架图6相对应的图中标号说明1 一液晶显示器LCD模块; 5—手机;7—手机本体; IO—LCD面板; 11—主LCD面板; 15—辅助LCD面板20—背光组; 21—LED灯723—导光板; 25—辅助光学镜片; 27—辅助黑白胶;29—LED安装用软性印刷电路28—软性印刷电路;30—模型框架; 33—加强辅助辅料;37—反射侧壁。24—主光学镜片 26—主黑白胶31—塑胶框体;35—增强侧壁;附图说明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技术是适用于安装在手机或数码相机的小型LCD模块和 TV和显示器上使用的大型LCD模块。在下面说明的是适用于包括手 机、工业用个人携带终端及一般个人终端的而制作成4英寸以下的小 型LCD模块。如图l、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 示器LCD模块1,具有可做实质性画像显示的画面显示屏(未图示), 在上述画面显示屏中形成画像的至少1个以上的LCD面板10;安置 在上述LCD面板ll、 15后侧有向至少一个以上上述LCD面板11、 15 投射光的背光组件20;支撑上述LCD面板11、 15及上述背光组件20 的是用合成树脂注塑成型的塑胶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LCD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有可做实质性画像显示的画面显示屏,在上述画面显示屏中形成画像的至少1个以上的LCD面板;安置在上述LCD面板后侧有向至少一个以上上述LCD面板投射光的背光组件;支撑上述LCD面板及上述背光组件 的是用合成树脂注塑成型的塑胶框体;与上述塑胶框体一体结合的是形成封闭回路形状的金属材质的加强辅助材料模型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芝刚石红兵隗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纽发利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