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发动机进气歧管自动成型设备以及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120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发动机进气歧管自动成型设备,包括:浇筑装置、冷却装置、打磨装置,该打磨装置包括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设置在机箱上且用于承接进气歧管并带动其进行后续加工工作;喷磨机构,所述喷磨机构设置在机箱上且用于对进气歧管内壁进行喷砂打磨;辅助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运机构和喷磨机构相互配合,有针对性的对进气歧管的主管和分管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打磨工作,同时保证了打磨过程的连续性,提高效率,进而有效解决了由于进气歧管存在各个通路与主体相连接的状况,因此导致其内部结构复杂,进而在后续通过人工打磨时容易出现打磨效率低、打磨质量差异大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进气歧管,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发动机进气歧管自动成型设备以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1、进气歧管位于节气门与引擎进气门之间,之所以称为歧管,是因为空气进入节气门后,经过歧管缓冲统后,空气流道就在此分歧了,对应引擎汽缸的数量,如四缸引擎就有四道,五缸引擎则有五道,将空气分别导入各汽缸中,为了减小气体流动阻力,提高进气能力,进气歧管生产时的内壁应保证足够光滑。

2、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浇筑形成的进气歧管内壁存在许多毛刺,并且内壁不够洁净光滑,影响进气的效率,并且由于进气歧管存在各个通路与主体相连接的状况,因此导致其内部结构复杂,进而在后续通过人工打磨时容易出现打磨效率低、打磨质量差异大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转运机构和喷磨机构相互配合,有针对性的对进气歧管的主管和分管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打磨工作,同时保证了打磨过程的连续性,提高效率,进而有效解决了浇筑形成的进气歧管内壁存在许多毛刺,并且内壁不够洁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发动机进气歧管自动成型设备,包括:浇筑装置、冷却装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打磨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发动机进气歧管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设置在机箱上且用于接收并带动进气歧管进行移动加工的承接组件以及设置在承接组件上且用于调节进气歧管多个出口通断状态的通气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发动机进气歧管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组件包括两组通过第一转轴设置在机箱两侧的链轮链条传动件、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随动齿轮、连接在第一电机输出端且分别与两个第一随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驱动齿轮以及多个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发动机进气歧管自动成型设备,包括:浇筑装置、冷却装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打磨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发动机进气歧管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设置在机箱上且用于接收并带动进气歧管进行移动加工的承接组件以及设置在承接组件上且用于调节进气歧管多个出口通断状态的通气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发动机进气歧管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组件包括两组通过第一转轴设置在机箱两侧的链轮链条传动件、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随动齿轮、连接在第一电机输出端且分别与两个第一随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驱动齿轮以及多个连接在链轮链条传动件上的承接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发动机进气歧管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件包括多个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在承接座上的封堵柱、开设在封堵柱上的凹槽以及两组连接在机箱上且与封堵柱对应设置的l型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发动机进气歧管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组件包括连接在机箱上的往复丝杆、分别连接在往复丝杆一端和第一电机输出端且相互啮合的锥齿轮、连接在往复丝杆上且位于第一滑轨内的第一滑块、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在第一滑块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瑞顾德富沈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奥萨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