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叠落隧道导台盾构始发后浇中板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12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6
本申请涉及上下叠落隧道导台盾构始发后浇中板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涉及盾构机施工的技术领域,支撑体系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多个钢管柱和脚手架组件,均设置在始发井上且均与用于浇注后浇中板的模板连接;门式支架,设置在始发井上且与脚手架组件连接并以用于提供下洞盾构机运行时的活动空间。本申请通过钢管柱和脚手架组件对后浇中板进行支撑,而门式支架形成活动空间,从而能够使得下洞盾构机持续运行,降低了使得下洞盾构机运行中断的概率,提高了盾构机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盾构机施工的,尤其是涉及上下叠落隧道导台盾构始发后浇中板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位于城市道路下方,建设空间有限,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为了避开下穿居民小区或者其他建构筑物,减小对既有桥梁的影响,节约投资,采用叠线盾构隧道线路设计越来越多。

2、上下叠线隧道共用同一个始发井,上洞盾构机需在后浇中板上进行始发,现有技术中后浇中板浇筑时需要在始发井中搭设脚手架进行支撑,脚手架搭设会干涉到下洞盾构机的正常施工,而脚手架需要等待后浇中板达到所需强度后才能进行拆除,从而大大延长了盾构机的运行时间,降低了盾构机的运行效率;同时脚手架拆除后虽然能够实现下洞盾构机的正常运行,但是上洞盾构机在安装和始发都仅仅依靠后浇中板进行支撑,因此降低了盾构机运行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盾构机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时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了上下叠落隧道导台盾构始发后浇中板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上下叠落隧道导台盾构始发后浇中板支撑体系,采用如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上下叠落隧道导台盾构始发后浇中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后浇中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叠落隧道导台盾构始发后浇中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组件(2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叠落隧道导台盾构始发后浇中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24)上绕脚手架本体(23)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连接孔(26),所述支撑杆(35)两端处开设有支撑孔(28),所述锁定件(4)包括插接部(41)和支撑部(42),所述插接部(41)穿过支撑孔(28)和连接孔(26)伸至支撑杆(35)下方,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上下叠落隧道导台盾构始发后浇中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后浇中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叠落隧道导台盾构始发后浇中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组件(2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叠落隧道导台盾构始发后浇中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24)上绕脚手架本体(23)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连接孔(26),所述支撑杆(35)两端处开设有支撑孔(28),所述锁定件(4)包括插接部(41)和支撑部(42),所述插接部(41)穿过支撑孔(28)和连接孔(26)伸至支撑杆(35)下方,所述支撑部(42)位于插接部(41)顶端且在重力作用下抵压在支撑杆(35)上进行定位,所述支撑部(42)底端侧壁上设置有能竖向穿过支撑孔(28)和连接孔(26)的防脱凸起(43),所述插接部(41)上设置有推动插接部(41)抵靠到支撑孔(28)侧壁上且使得防脱凸起(43)移至支撑孔(28)外侧的推动组件(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叠落隧道导台盾构始发后浇中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5)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叠落隧道导台盾构始发后浇中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式支架(3)包括: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楠富朱俊何云李小伟黄鑫逸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