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支护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地下工程是指深入地面以下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所建造的地下土木工程,包括地下房屋和地下构筑物,地下铁道、公路隧道、水下隧道、地下共同沟和过街地下通道等。地下工程支护是为防止围岩坍塌和石块下落采取的支撑、防护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支护是地下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围岩经确认是十分稳定的情况下,方可不加支护;需要支护的地段,要根据地质条件、硐室结构、断面尺寸、开挖方法、围岩暴露时间等因素,做出支护设计;
2、现有的地下工程支护监测方法仅仅能够是在形成的地下通道中进行周期性的监测,周期性的监测会造成监测数据不全面、不连续,支护点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及时预警并且也不能实现对地下进行提前支护;同时现有的地下工程支护监测方法只是通过返回地下通道有岩体变化状态,不能够及时找到岩体变化的位置,精准的找到需补充支护的位置,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工程支护监测设备,包括支护装置(1),其特征在于:支护装置(1)包括锚索(2)和锁具(3),锚索(2)连接于地下通道顶板的锚固孔(4)中以形成锚固点,锚索(2)的下端螺纹连接有锁具(3);锚固孔(4)的内壁紧密结合有垂直感杆(6),垂直感杆(6)上开设有凹槽以固定连接有第三监测装置(10),第三监测装置(10)包括第三位置装置(15)和第三定位装置(16);垂直感杆(6)水平方向固定设置有水平感杆(5),水平感杆(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监测装置(8),水平感杆(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监测装置(9);第一监测装置(8)包括第一位置装置(11)和第一定位装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工程支护监测设备,包括支护装置(1),其特征在于:支护装置(1)包括锚索(2)和锁具(3),锚索(2)连接于地下通道顶板的锚固孔(4)中以形成锚固点,锚索(2)的下端螺纹连接有锁具(3);锚固孔(4)的内壁紧密结合有垂直感杆(6),垂直感杆(6)上开设有凹槽以固定连接有第三监测装置(10),第三监测装置(10)包括第三位置装置(15)和第三定位装置(16);垂直感杆(6)水平方向固定设置有水平感杆(5),水平感杆(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监测装置(8),水平感杆(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监测装置(9);第一监测装置(8)包括第一位置装置(11)和第一定位装置(12),第二监测装置(9)包括第二位置装置(13)和第二定位装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支护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装置(11)、第二位置装置(13)和第三位置装置(15)均设置有位置节点、第一通信器和位置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支护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2)、第二定位装置(14)和第三定位装置(16)均设置有定位节点、第二通信器和角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支护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感监测器(7)包括影像采集处理模块、地质评价模块、分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亮,牟宏伟,范文涛,贾玉跃,路成刚,杨晓霞,张西龙,陈向南,唐世斌,卢守青,陈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