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用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083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3
重载用充气轮胎(100)具备构成轮胎的骨架的胎体帘布层(40)和在胎面部(10)中配置于胎体帘布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带束层(15)。胎体帘布层(40)具有第1曲率变化部(P1)和第2曲率变化部(P2),该第1曲率变化部(P1)是第1部位(P0‑P1)和第2部位(P1‑P2)的分界,该第1部位(P0‑P1)包含轮胎赤道线(CL),该第2部位(P1‑P2)配置于第1部位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且是径向内侧且截面的曲率比第1部位大,该第2曲率变化部(P2)是第2部位和第3部位(P2‑P3)的分界,该第3部位(P2‑P3)配置于第2部位的轮胎径向内侧且截面的曲率比第2部位小。重载用充气轮胎(100)还具备缓冲橡胶(17a),该缓冲橡胶(17a)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位于第1曲率变化部(P1)并且该缓冲橡胶(17a)配置于胎体帘布层(40)与带束层(15)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载用充气轮胎,该重载用充气轮胎具备:胎体帘布层,其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曲率发生变化的两个曲率变化部;以及缓冲橡胶,其配置于带束层与胎体帘布层之间。


技术介绍

1、作为现有的充气轮胎,已知有通过优化轮胎的接地面形状从而能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的轮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充气轮胎中,通过优化轮胎的接地面形状从而能抑制胎肩部分的轮胎滚动时的相对于路面的滑动。

2、在这样的充气轮胎中,为了抑制接地面形状的变化,规定了基于轮胎的周向接地长度而设置的条件。并且,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胎面端或者胎肩部的初期不均匀磨损。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09301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在该现有的充气轮胎中,设为如下结构:即使在与行驶距离延长相伴地接地面形状发生变化(也可以称为行驶发展,以下相同)之后的状态下,也能优化轮胎的周向接地长度。但是,在通过这样的结构来确保胎肩端的接地比压的情况下,虽能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载用充气轮胎,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用充气轮胎,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用充气轮胎,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重载用充气轮胎,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重载用充气轮胎,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用充气轮胎,其中,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甲藤雄大长谷川耕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