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腕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0489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1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腕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壳体和翻转连接在第一线圈壳体上部的第二线圈壳体;第一线圈壳体具有第一凹陷,第二线圈壳体具有第二凹陷;第一线圈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天线单元,第二线圈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的左右端均分别连接有连接针,连接针从第二线圈壳体下端面且位于第二凹陷左侧和右侧的位置穿出;第一线圈壳体上端面且位于第一凹陷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均分别开设有贯通其内部的第一通孔;第一天线单元的左右端均分别连接有供连接针插入的可开合夹固弹片;通过设置可开合夹固弹片使得在倾斜插拔连接针时插拔角度不易受限,连接针不易撞针且不易被磨损,插接接触良好,信号传输稳定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磁共振线圈,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腕线圈


技术介绍

1、射频线圈是磁共振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针对于人体或者扫描体的部位不一样,出现了对头部、腿部以及手部等部位进行扫描及检测的线圈。手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手承担着很多重要的作用,例如摔倒情况下本能用手保护大脑进行缓冲作用以及日常生活劳动生产作用等,针对手部产生的关节劳损,对手部进行扫描及检测以发现关节劳损部位十分关键。现有的手腕线圈通常采用上下线圈分离式结构,上部线圈可以翻转扣合在下部线圈上,扣合后的上部线圈和下部线圈通过同轴连接器进行连接以实现天线信号传输,而现有的同轴连接器通常采用圆柱形连接针和圆筒形连接器的结构,这种同轴连接器结构适合用于垂直插拔,但在上部线圈相对于下部线圈翻转的情况下,圆柱形连接针和圆筒形连接器之间很难做到完全垂直插拔,受倾斜角度和圆筒形连接器可插拔空间的限制,插拔时圆柱形连接针容易与圆筒形连接器撞针并受到磨损,会影响二者的接触效果,二者接触不良时则会导致信号传输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检测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圈壳体和翻转连接在第一线圈壳体上部的第二线圈壳体;所述第一线圈壳体上端面开设有与其前后端面相贯通的第一凹陷,所述第二线圈壳体下端面开设有与其前后端面相贯通的第二凹陷;所述第一线圈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二线圈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左右端均分别连接有连接针,所述连接针从第二线圈壳体下端面且位于第二凹陷左侧和右侧的位置穿出;所述第一线圈壳体上端面且位于第一凹陷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均分别开设有贯通其内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连接针相对应;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左右端均分别连接有供连接针插入的可开合夹固弹片,所述可开合夹固弹片与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圈壳体和翻转连接在第一线圈壳体上部的第二线圈壳体;所述第一线圈壳体上端面开设有与其前后端面相贯通的第一凹陷,所述第二线圈壳体下端面开设有与其前后端面相贯通的第二凹陷;所述第一线圈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二线圈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左右端均分别连接有连接针,所述连接针从第二线圈壳体下端面且位于第二凹陷左侧和右侧的位置穿出;所述第一线圈壳体上端面且位于第一凹陷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均分别开设有贯通其内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连接针相对应;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左右端均分别连接有供连接针插入的可开合夹固弹片,所述可开合夹固弹片与第一通孔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开合夹固弹片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底片、左波浪形弹片和右波浪形弹片;所述左波浪形弹片竖直连接在底片的左端,所述右波浪形弹片竖直连接在底片的右端;所述左波浪形弹片和右波浪形弹片为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手腕部天线单元和位于第一手腕部天线单元后端的第一手掌部天线单元;所述第一手腕部天线单元和第一手掌部天线单元的左右端均分别连接有可开合夹固弹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腕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二手腕部天线单元和位于第二手腕部天线单元后端的第二手掌部天线单元;所述第二手腕部天线单元和第二手掌部天线单元的左右端均分别连接有连接针。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斌吴杰鑫李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