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0395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的施工工艺,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浇筑预制底板,并沿预制底板的长度方向在其两侧等间距嵌设有多个钢制连接盒,将多个预制底板沿楼板的横向进行拼装时,相邻预制底板上对应的钢制连接盒相互抵接,使用螺栓紧固件对相互抵接的两个钢制连接盒进行固定连接,在连接后的多个预制底板上铺设后浇混凝土叠合层钢筋网并浇筑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在预制底板的两侧设置钢制连接盒,使用螺栓紧固件能够对相邻预制底板上的钢制连接盒进行干式连接,同时后浇筑混凝土的湿式连接方式确保了叠合楼板受力的连续性,同时无需在施工现场开展大量的模板支设和钢筋绑扎工作,提高复合叠合楼板的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作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部品构件,结合了传统预制楼板与现浇楼板的优点,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较好的整体性及抗震性能。随着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民用建筑领域的不断推广,使得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2、现有的混凝土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是由多块预制底板沿楼板横向拼接后,再在其上铺设顶部钢筋并浇筑后浇混凝土层构成。因此,预制底板间的拼缝传力性能是保证叠合楼板能否双向受力的关键。由于预制底板是由底板钢筋网以及浇筑在底板钢筋网上的混凝土构成。现有技术中预制底板拼接时的连接方法为:在预制底板的侧边将其内部的受力钢筋外伸一定长度,并在预制底板吊装到指定位置后,在相邻预制底板之间支设水平模板,同时对相邻预制底板外伸的受力钢筋进行绑扎固定,再采用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对绑扎固定的受力钢筋进行连接,从而使得相邻的预制底板之间形成整体式湿式连接缝。

3、但该连接方法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大量的模板支设及钢筋绑扎工作,导致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的施工速度较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连接盒(16)中浇筑有混凝土,且该混凝土与底部衬板(4)的材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连接盒(16)包括:底部钢板(23)、侧面钢板(19)以及螺栓(18),所述侧面钢板(19)分别固定在底部钢板(23)四周的边沿上,侧面钢板(19)与底部钢板(23)相互垂直,相邻预制底板(5)上对应的钢制连接盒(16)相互抵接,所述螺栓(18)穿设在相互抵接的两个钢制连接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连接盒(16)中浇筑有混凝土,且该混凝土与底部衬板(4)的材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连接盒(16)包括:底部钢板(23)、侧面钢板(19)以及螺栓(18),所述侧面钢板(19)分别固定在底部钢板(23)四周的边沿上,侧面钢板(19)与底部钢板(23)相互垂直,相邻预制底板(5)上对应的钢制连接盒(16)相互抵接,所述螺栓(18)穿设在相互抵接的两个钢制连接盒(16)的侧面钢板(19)上,预制底板(5)中的钢筋与侧面钢板(1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复合叠合楼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连接盒(16)上开设有连接孔(20),且位于钢制连接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斌唐中华杜婷婷王斌宋也超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