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038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1
本技术涉及操控台技术领域,提出了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包括底座、两个对称布置的显示屏以及升降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柜体,所述柜体的内部活动铰接有四个对称布置的柜门,所述柜门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柜体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操控台本体,通过电机和第一蜗杆等结构的设置,首先启动电机,电机同时带动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转动,此时四个齿轮随后转动的同时,带动齿条一侧固定设置的滑杆移动,四个滑杆带动柜体上升,完成调节操控台本体的高度,解决了升降不便的问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便升降和实用性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操控台,具体的,涉及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


技术介绍

1、目前,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是一种可以访问各种设备的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管理平台,它具有将各种设备的访问接口统一的特点,它包括:两个及以上的前端设备、管理控制服务模块、应用展示模块、设备接入服务模块,前端设备通过设备接入服务模块连接到管理控制服务模块及应用展示模块,这样的设计方便对各种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

2、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6286396u的技术,名称为:一种基于集成化指挥的多功能集成工作台,包括操控台本体,操控台本体包括双屏台体单元拼接组成,其中双屏台体单元包括显示功能模块、台面操作模块和电子机箱,其有益效果在于:集成化程度高,具有综合显示和人机交互能力,满足操作号手用于指控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出操作指令为指挥管理人员提供多人联合情景推演的统一可交互虚拟场景的需要;台体采用钣金材料作为整个台体的结构支撑骨架,显示器屏框及其他中间件采用钣金工艺制造:内置通风,防尘,扇热系统,可外移动设备干白,方便检修;台体上下部分可拆审方便运输,台体采用左中右并联摆列,不碰壁安装方式,表面做抗腐蚀处理,耐腐蚀、表面光洁、坚实耐用。

3、然而该专利中无法根据使用人员的身高差异对操控台的高度进行调节,不便于使用者日常工作使用,长时间使用后不利于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故存在不便升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不便升降和实用性差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包括底座、两个对称布置的显示屏以及升降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柜体,所述柜体的内部活动铰接有四个对称布置的柜门,所述柜门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柜体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操控台本体,所述操控台本体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和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固定连接;

4、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四个对称布置的固定杆,所述柜体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布置的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块,所述支块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装配在所述固定杆的内部,所述滑杆上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底座的内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和所述第一蜗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蜗轮和所述第二蜗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二蜗轮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套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转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座的内部。

5、优选的,所述操控台本体的顶部分别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操控组件和身份查验组件,所述操控组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对称布置的插座、若干个对称布置的usb接口、两个对称布置的移动插排以及两个对称布置的控制器,所述身份查验组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感应器和屏幕。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凹槽和四个对称布置的转槽,所述第一蜗轮、所述第二蜗轮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转槽的内部,体现了升降结构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竖槽,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竖槽的内部,提升了滑杆的稳定性。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直槽,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二蜗杆均转动安装在所述直槽的内部,展现了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支座的内部开设有圆槽,所述第二蜗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圆槽的内部,体现了第二蜗杆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齿轮位于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实现了便于升降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蜗轮和所述第二蜗轮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转杆固定设置在所述通槽的内部,提升了转杆的稳定性。

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3、1、本技术中通过电机和第一蜗杆等结构的设置,首先启动电机,电机同时带动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转动,此时四个齿轮随后转动的同时,带动齿条一侧固定设置的滑杆移动,四个滑杆带动柜体上升,完成调节操控台本体的高度,解决了升降不便的问题。

14、2、本技术中通过操控组件和身份查验组件等结构的设置,在使用该装置前,需要在身份查验组件中确认工作人员身份,提升该装置的安全性,操控组件则可以支持多种设备的接入,扩展了该装置的兼容性,解决了实用性差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个对称布置的显示屏(7)以及升降结构,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柜体(2),所述柜体(2)的内部活动铰接有四个对称布置的柜门(4),所述柜门(4)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把手(5),所述柜体(2)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操控台本体(3),所述操控台本体(3)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和所述显示屏(7)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台本体(3)的顶部分别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操控组件(8)和身份查验组件(9),所述操控组件(8)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对称布置的插座(25)、若干个对称布置的USB接口(24)、两个对称布置的移动插排(26)以及两个对称布置的控制器(27),所述身份查验组件(9)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感应器(28)和屏幕(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凹槽和四个对称布置的转槽,所述第一蜗轮(19)、所述第二蜗轮(22)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齿轮(21)转动安装在所述转槽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4)的内部开设有竖槽,所述滑杆(13)滑动连接在所述竖槽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直槽,所述第一蜗杆(17)和所述第二蜗杆(18)均转动安装在所述直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3)的内部开设有圆槽,所述第二蜗杆(18)转动安装在所述圆槽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4)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齿轮(21)位于所述活动槽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轮(19)和所述第二蜗轮(22)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转杆(20)固定设置在所述通槽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个对称布置的显示屏(7)以及升降结构,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柜体(2),所述柜体(2)的内部活动铰接有四个对称布置的柜门(4),所述柜门(4)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把手(5),所述柜体(2)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操控台本体(3),所述操控台本体(3)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和所述显示屏(7)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台本体(3)的顶部分别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操控组件(8)和身份查验组件(9),所述操控组件(8)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对称布置的插座(25)、若干个对称布置的usb接口(24)、两个对称布置的移动插排(26)以及两个对称布置的控制器(27),所述身份查验组件(9)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感应器(28)和屏幕(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多设备访问控制中央操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分别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听刘丽娜朱茂佳江家乐冯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建开发集团名特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