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
技术介绍
1、发动机的生产过程,需要在专用的生产装配线上完成,每条线设有几十个工位,每个工位都匹配有专用托盘总成,托盘总成又包括托盘底板、支撑立柱、定位销和限位挡块等。各工位依托托盘总成对发动机缸体的限位和固定,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完成对各组成零部件的装配,保证装配质量、装配效率、产品综合性能等要求。
2、但是,现有的生产线多为专线专用,托盘功能单一,每种规格的托盘总成只能满足一种产品的装配使用,通用性不强,每个型号的产品投产前都要重新进行生产线建设规划或改造,定制或改制一批专用托盘总成,以满足生产使用;同样,在产品切换过程中,每次切换产品时需要重新制作托盘总成或托盘工作台、支撑立柱等部件,切换成本较高,过程准备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包括:
4、轨道线体底座;
5、托盘固定底座,所述托盘固定底座设置在所述轨道线体底座上;
6、托盘底板,所述托盘底板设置在所述托盘固定底座上;
7、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旋转驱动组件沿所述托盘底板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托盘底板;
8、直线驱动组件,所述直线驱动组件的数量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数量相同,每
9、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数量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直线驱动组件的伸缩端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定位销。
10、可选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
11、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托盘底板转动连接;
12、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与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直线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旋转台上;
13、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
14、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托盘底板的下方;
15、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动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16、可选地,所述托盘底板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托盘底板的轴线,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圆孔,所述圆孔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圆孔同轴的第一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内嵌设有轴承,所述转轴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
17、可选地,所述第一台阶孔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圆孔同轴的第二台阶孔,所述旋转台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二台阶孔内,且所述旋转台与所述第二台阶孔转动连接。
18、可选地,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
19、立柱底座,所述立柱底座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旋转端,所述立柱底座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立柱底座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相通的方孔;
20、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端设置有丝杠;
21、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截面为与所述方孔配合的方形,所述伸缩臂滑动穿设于所述方孔,所述伸缩臂靠近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支撑螺母,所述支撑螺母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支撑立柱与所述伸缩臂背离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
22、可选地,所述伸缩臂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端同轴设置,且所述伸缩臂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托盘底板的轴线。
23、可选地,所述伸缩臂背离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托盘底板的轴线,所述支撑立柱的底端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穿过所述锁紧孔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
24、可选地,所述螺纹柱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立柱的直径,且所述锁紧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立柱的直径。
25、可选地,所述轨道线体底座上设置有plc控制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以及所述直线驱动组件。
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依据所需切换发动机产品缸体上设计的定位支撑位置,控制旋转驱动组件和直线驱动组件工作,旋转驱动组件实现直线驱动组件的角度旋转,直线驱动组件实现支撑立柱的直线位移,从而实现对支撑立柱的旋转和直线位移相互补偿,使得支撑立柱调整至所需位置,满足发动机装配流转需求,高效调整,快速切换,通过灵活方便的调整,可满足不同型号产品的装配和流转,通用性较强,无需再因产品换型而更换托盘总成,降低了生产维护成本;而且通过旋转驱动组件和直线驱动组件对支撑立柱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底板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托盘底板的轴线,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圆孔,所述圆孔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圆孔同轴的第一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内嵌设有轴承,所述转轴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孔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圆孔同轴的第二台阶孔,所述旋转台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二台阶孔内,且所述旋转台与所述第二台阶孔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端同轴设置,且所述伸缩臂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托盘底板的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背离所述第二驱动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立柱的直径,且所述锁紧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立柱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线体底座上设置有PLC控制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以及所述直线驱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底板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托盘底板的轴线,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圆孔,所述圆孔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圆孔同轴的第一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内嵌设有轴承,所述转轴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孔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圆孔同轴的第二台阶孔,所述旋转台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二台阶孔内,且所述旋转台与所述第二台阶孔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生产线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宇,孙泽,张俊,杨咸珠,申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