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智能摆车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轨道车辆生产及维保过程中,需要对轨道车辆进行的短距离移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212229039)一种转向架及车辆助力移车器,涉及列车转向架
,本技术包括机体外壳,两个主驱动轮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的转动反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与第二行走轮分别位于两个铁轨上,还包括警示灯、操作面板、用于给设备供电的锂电池、用于给锂电池充电用的充电断路器和充电插座、控制减速设备启动的侧边急停按钮。通过设置主驱动轮,将主驱动轮的旋转方向与第一行走轮、第二行走轮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将主驱动轮与转向架轮对接触,所以当设备在推动转向架轮对行走时主驱动轮会给转向架轮对一个朝转动方向的力,使得转向架可以在铁轨上被推动行走,这样的设备结构简单,大大减少人工劳动力的参与。
2、上述专利存在着推力较小且无法实现双向负载运行,同时,同类型的专利在工作的一般还需要额外铺设辅助设施。基于上述问题,在此提出一种智能的轨道车辆摆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智能摆车装置,包括前法兰板(1)、后法兰板(6)和电池箱(8),在所述后法兰板(6)的中部设有一通孔,其特征是:所述后法兰板(6)和电池箱(8)之间焊接有两根机构连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智能摆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后法兰板(6)的通孔上通过螺丝安装着一支撑法兰(5),所述主驱动辊(4)的一端穿过支撑法兰(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智能摆车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主驱动辊(4)的下方还设有两根结构撑杆(17),结构撑杆(1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法兰板(1)和后法兰板(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智能摆车装置,包括前法兰板(1)、后法兰板(6)和电池箱(8),在所述后法兰板(6)的中部设有一通孔,其特征是:所述后法兰板(6)和电池箱(8)之间焊接有两根机构连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智能摆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后法兰板(6)的通孔上通过螺丝安装着一支撑法兰(5),所述主驱动辊(4)的一端穿过支撑法兰(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智能摆车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主驱动辊(4)的下方还设有两根结构撑杆(17),结构撑杆(1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法兰板(1)和后法兰板(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炳琛,肖骞,赵士江,郝炳乾,刘亮,王昊喆,卢广乐,马云,李萌,马杨,方煜欣,许崇德,高波,张伊嘉,王亚宁,程波,孙瑞敏,刘学军,范增虎,郑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车辆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