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TBM施工隧道管片壁后混凝土同步充填系统、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2997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盾构、TBM施工隧道管片壁后混凝土同步充填系统、工艺。同步充填系统包括:地面自动搅拌供料系统,布置在地面上,通过输送管路与搅拌罐车连通;搅拌罐车,放置于井下的隧道运输板车上;混凝土回填泵,放置于井下的隧道运输板车上,混凝土回填泵与两道混凝土回填管路一端连通,两道混凝土回填管路另一端与管片抓举孔连通;冲洗系统,包括两道冲洗管路,两道冲洗管路一端与搅拌罐车连通,另一端用于充填完成后与两道混凝土回填管路另一端对应连通,以冲刷混凝土回填管路并将冲洗液回流至搅拌罐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盾构、TBM在硬岩地层中掘进无法及时充填管片与围岩之间空隙的难题,保障了盾构、TBM隧道的施工质量及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具体涉及盾构、tbm施工隧道管片壁后混凝土同步充填系统、工艺。


技术介绍

1、盾构或tbm(tunnel boring machine,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在城市地铁隧道和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广泛,它集掘进、支护、出渣等为一体,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盾构、tbm开挖完成后,须在盾尾位置同步拼装预制管片。预制管片与围岩存在一定的空隙,如不及时充填围岩与管片之间的空隙,可能会导致管片不稳定、姿态与设计轴线偏差较大、错台、破损和渗漏水等问题。此外,若围岩完整性差,可能会发生掉块,导致地层损失、地面沉降超限甚至发生地面坍塌灾害。

2、现有技术中,对岩石地层管片与围岩的空隙充填,盾构一般采取在管片抓举孔补浆的方式,tbm则采用吹填豆砾石+回填灌浆的方法,由于浆液均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容易流至盾尾内部,甚至沿盾壳外部流动至刀盘部位。如果浆液流至盾尾内部,会造成额外清理工作,如果浆液流动至刀盘部位,可能造成刀盘卡死。此外,豆砾石呈碎散颗粒状,表面较光滑,因此也易流动到盾体部位,对正常施工造成影响。

3、为防止豆砾石、浆液等流动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盾构、TBM施工隧道管片壁后混凝土同步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TBM施工隧道管片壁后混凝土同步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车(3)为锂电池动力搅拌罐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TBM施工隧道管片壁后混凝土同步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动力搅拌罐车远离所述混凝土回填泵(6)一侧连接有动力装置,包括液压传动系统(14)、电机驱动系统(15)和快充锂电池(16),所述锂电池动力搅拌罐车与液压传动系统(14)连接,所述液压传动系统(14)与电机驱动系统(15)连接,所述电机驱动系统(15)与快充锂电池(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盾构、tbm施工隧道管片壁后混凝土同步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tbm施工隧道管片壁后混凝土同步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车(3)为锂电池动力搅拌罐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tbm施工隧道管片壁后混凝土同步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动力搅拌罐车远离所述混凝土回填泵(6)一侧连接有动力装置,包括液压传动系统(14)、电机驱动系统(15)和快充锂电池(16),所述锂电池动力搅拌罐车与液压传动系统(14)连接,所述液压传动系统(14)与电机驱动系统(15)连接,所述电机驱动系统(15)与快充锂电池(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tbm施工隧道管片壁后混凝土同步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时称重系统(8),所述实时称重系统(8)包括称重装置(801)、井下计算机(802)和地面计算机(803),所述称重装置(801)放置在所述隧道运输板车(4)上承载所述搅拌罐车(3)并与下方的井下计算机(802)通信连接,所述井下计算机(802)与地面计算机(803)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tbm施工隧道管片壁后混凝土同步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回填泵(6)由两台小体积回填泵(603)组成,并列放置于隧道运输板车(4)上,在靠近所述搅拌罐车(3)的一侧,两台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继增江玉生刘成龙叶守杰杨星王华兵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