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具体为一种煤矿井下支护锚杆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1、锚杆支护是指在边坡、岩土深基坑等地表工程及隧道、采场等地下硐室施工中采用的一种加固支护方式。用金属件、木件、聚合物件或其他材料制成杆柱,打入地表岩体或硐室周围岩体预先钻好的孔中,利用其头部、杆体的特殊构造和尾部托板(亦可不用),或依赖于黏结作用将围岩与稳定岩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悬吊效果、组合梁效果、补强效果,以达到支护的目的。
2、如公开号为(cn 215890062 u)的一种煤矿井下锚杆支护加固装置,将锚杆固定,然后将垫板安装在锚杆表面,根据周围接触面的高度,按压弹簧销使滑杆伸长,从而使地面固定件与接触面稳定贴合,滑轨可以对滑杆的移动轨迹进行限位,将支撑架放置在垫板表面,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固定螺栓贯穿垫板至接触面内部,进一步对锚杆位置进行了固定,遮挡架可以避免有岩石土块等掉落在垫板表面,对垫板造成损伤,垫层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将挡板两侧的伸缩板拉长,内部的伸缩杆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挡板与伸缩板拉长后可以进行大面积的遮挡,通过调节支撑架的高度可以使多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支护锚杆固定结构,包括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2)、第二滑槽(3)、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5),所述锚杆(1)的顶端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6)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卡块(8),所述第一卡块(8)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卡槽(9),所述第二齿轮(7)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卡块(10),所述第二卡块(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槽(11),所述第一安装槽(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动块(13)和第一弹簧(14),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支护锚杆固定结构,包括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2)、第二滑槽(3)、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5),所述锚杆(1)的顶端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6)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卡块(8),所述第一卡块(8)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卡槽(9),所述第二齿轮(7)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卡块(10),所述第二卡块(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槽(11),所述第一安装槽(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动块(13)和第一弹簧(14),所述第二安装槽(1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动块(16)和第二弹簧(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支护锚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圆柱部分的内部为空心,所述连接杆(5)转动连接于锚杆(1)底端内壁,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连接杆(5)的顶端卡接,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均固定连接于连接杆(5)的外表面,并且第二齿轮(7)位于第一齿轮(6)的下方,所述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齿轮(6)与三个第二齿轮(7)互相交叉呈直线间隔排列于连接杆(5)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支护锚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槽(2)呈对称贯穿开设于锚杆(1)的内部,并且两个第一滑槽(2)分别位于第一齿轮(6)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卡块(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卡块(8)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2)的内部,并且两个第一卡块(8)均与第一齿轮(6)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支护锚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12)呈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次祥,杨彪,牛衡,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湾田集团戛达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