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振高效一体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992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48
本技术属钻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振高效一体钻头,为了解决现有钻头由于第一切削齿和第二切削齿的距离较近加上第二切削齿的布置占据了钻头本体的周向空间而使得蹦出的砾石和崩裂的岩石挤压井眼周围的岩土体而形成螺旋井、“狗腿”的问题。本技术的钻头本体上靠近接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刀翼,并且所述第二刀翼的数量与第一刀翼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刀翼延伸出钻头本体的高度小于第一刀翼延伸出钻头本体的高度。本技术能够快速的将蹦出的砾石和崩裂的岩石排出钻头本体的冠部位置然后再进行切割破损,从而减少蹦出的砾石和崩裂的岩石对于井眼周围的岩土体的挤压时间,从而达到减少螺旋井、“狗腿”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钻头,具体涉及一种抗振高效一体钻头


技术介绍

1、在石油天然气开发钻井过程中,井眼裸露在钻井液中会因为地层压力、钻井液的作用等多种因素造成井眼缩径,同时由钻头钻进形成的井眼也并非是一个规格的圆柱状,因此会对起下钻和下套管造成不利影响。

2、在利用钻头钻进过程中经常出现螺纹井眼、地层中的泥质成分和泥浆中的固相材料形成虚泥饼常规流量无法冲刷(剪切速率为零)、水化膨胀导致缩颈、管内钻具形成多次弯曲形成无效扭矩和摩阻、岩屑在井筒低边运移受阻在钻杆接头、扶正器、钻头等部分产生“推土机”效应等等问题。

3、而螺纹井眼、“狗腿”等问题的发生也与地层结构具有较大的关系,例如在软硬夹层地层、含有砾石的复杂地层条件下,由于地质结构本身较为复杂,突然蹦出的砾石、崩裂的岩石等等都会导致钻头受力不均匀,而切削齿在对砾石、崩裂的岩石进行切割破碎的工程中,由于蹦出的砾石和崩裂的岩石没有基岩(或者岩土体)的约束而导致切割破碎效率低,同时切削齿在切割破碎蹦出的砾石和崩裂的岩石的时候将作用力传递到井眼周围的岩土体,对周围的岩土体造成一定的挤压和切割作用,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振高效一体钻头,包括钻头本体(1),所述钻头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刀翼(2),第一刀翼(2)沿着钻头本体(1)的冠部和钻头本体(1)的圆周面上分布,所述钻头本体(1)远离第一刀翼(2)的一端形成有用于与钻杆相互连接的接头(101),所述第一刀翼(2)上布置有若干第一切削齿(3),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本体(1)上靠近接头(101)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刀翼(4),所述的至少三个第二刀翼(4)相互之间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刀翼(4)的数量与第一刀翼(2)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刀翼(4)延伸出钻头本体(1)的高度小于第一刀翼(2)延伸出钻头本体(1)的高度,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振高效一体钻头,包括钻头本体(1),所述钻头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刀翼(2),第一刀翼(2)沿着钻头本体(1)的冠部和钻头本体(1)的圆周面上分布,所述钻头本体(1)远离第一刀翼(2)的一端形成有用于与钻杆相互连接的接头(101),所述第一刀翼(2)上布置有若干第一切削齿(3),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本体(1)上靠近接头(101)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刀翼(4),所述的至少三个第二刀翼(4)相互之间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刀翼(4)的数量与第一刀翼(2)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刀翼(4)延伸出钻头本体(1)的高度小于第一刀翼(2)延伸出钻头本体(1)的高度,所述第二刀翼(4)与第一刀翼(2)相互交错布置,所述第一刀翼(2)与第二刀翼(4)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二刀翼(4)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切削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高效一体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本体(1)的冠部形成有尖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高效一体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翼(4)的纵向截面呈直角梯形状,所述第二刀翼(4)之间的间距沿着靠近第一刀翼(2)的方向至靠近接头(101)的方向先逐渐减小并保持一段距离之后再逐渐增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婧文陈元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汇元丰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