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969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数据:获取加药管出药端的水流图像数据;S2.数据分类:将所述水流图像数据分类;S3.模型训练:利用所述步骤S2中的数据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S4.图像识别:获取加药管出药端的实时水流图像为测试集,并对测试集进行识别得到识别结果;S5.逻辑判断:判断测试集的识别结果是否符合阀门设定,若不符合则进行报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自动技术能够自动、准确地判断高密池加药管是否出现异常,并在加药管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响应、进行报警的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处理包括高密池,高密池需要通过加药的方式对污水进行絮凝,使污染物快速沉降,加药过程一般通过两个加药管实现,分别是pac药剂加药管和pam药剂加药管,需要进行两种药剂的同时加药或者单独分配加药实现高密池的加药过程。

2、其中,pac药剂的主要成分是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常用于水处理中的混凝和絮凝过程,它具有很强的絮凝能力,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浑浊物和有机物质,pac具有良好的凝聚性能,可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大且密实的絮凝体,便于将水中的悬浮物、浑浊物和有机物质进行沉淀和过滤;pam药剂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也是水处理中常用的絮凝剂,pam具有优异的絮凝性能和降解性能,它可以与水中的悬浊物和有机物形成絮凝体,并促使其快速沉降,此外pam还能有效地改善水体的过滤性能,提高水质的澄清度。

3、然而,在高密池的加药过程中,加药量的大小会影响高密池内的水处理效果,若加药量过小,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获取加药管的水流图像数据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从所述水流视频中截取图片的时间间隔为3~3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加药管包含第一加药管和第二加药管;所述第一加药管用于添加PAM;所述第二加药管用于添加PA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获取加药管的水流图像数据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从所述水流视频中截取图片的时间间隔为3~3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加药管包含第一加药管和第二加药管;所述第一加药管用于添加pam;所述第二加药管用于添加pa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形识别的加药管水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加药管的开启或者关闭由第一阀门控制;第二加药管的开启或者关闭由第二阀门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文鹏江晓宁张永光李昕尹亚云周信哲
申请(专利权)人:光大水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