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气涨式扩布装置的筒形针织丝光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8520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染整设备中的筒形织物的扩布装置。一种气涨式扩布装置,包括一与筒形布料1一侧保持接触以感知所述布料的张开度位置传感器2;一与所述位置传感器2相连并随其转动的连杆4与凸轮6的组合;一由凸轮6的位置确定其通断的限位开关8;一由限位开关8的通断控制的电磁阀7;至少一个喷气管3,所述喷气管3上开有可向筒形布料1内喷气的小孔,该喷气小孔紧贴筒形布料1外侧;及通过电磁阀7向喷气管3送气的输气管5和气源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是通过压缩空气扩布,因此与布料无机械性接触,无摩擦;2.通过调节凸轮与限位开关的之间位置关系,可以方便地调节布筒的扩张度;在设定扩张度时,可自动保持该状态。(*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染整设备,具体涉及筒形织物丝光机。
技术介绍
丝光工艺是指棉制品(纱线、织物)在有张力的条件下,用浓烧碱溶液 处理,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碱的处理过程。丝光工艺能提高织物的光泽、 上浆率、强力、弹性和尺寸稳定性。 一般丝光工艺的流程为A水浸,B 碱浸,C反应,D稳定,E水洗(参见图l)。筒形针织物的丝光采用专用的筒形针织丝光机,该机主要由五大部分串联组成浸渍水槽A,浸渍碱槽B1、 B2,(参见图2)反应槽C和稳定区D (参见图3),以及若干格水 洗槽E1—E6 (参见图4),另配有碱液自动滴加系统b和酸自动中和系统 e (参见图1)。在筒形针织物的丝光过程中,为取得更好的丝光效果,要 由扩布装置将筒形布料撑成圆筒状。目前一般在筒形布料中设机械扩布装 置,如可变直径的圆形伸幅器,使筒形布料从内部撑开,但由于这类机械 扩布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张开的直径大小不易调节,而且在运行过程中 与针织物里层产生接触与摩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气涨式扩布装置和采用该气涨式扩布 装置的丝光机,通过该装置可根据工艺需要自动、可控和无接触地向筒形布料内充入压縮空气,使筒形布料保持需要的张开度,以克服现有技术的 不足。本技术的一种采用气涨式扩布装置的筒形针织丝光机,主要由包括浸渍水槽A,浸渍碱槽B,反应槽C,稳定区D和水洗槽E的五大部分 串联而成,另配有碱液自动滴加系统和酸自动中和系统,各工序根据工艺 需要配有扩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工序中的扩布装置采用气涨式扩 布装置。所述气涨式扩布装置包括一感知筒形布料张开度的位置传感器2, 与所述筒形布料1的一侧保持接触; 一连杆4与凸轮6组合,与所述位置 传感器2相连并随其转动; 一由凸轮6的位置确定其通断的限位开关8与 一由所述限位开关8控制其通断的电磁阀7;至少一个开有向所述筒形布 料内喷气的小孔的喷气管5,所述喷气小孔紧贴于筒形布料1外侧;输气 管3和气源9,通过电磁阀7向所述喷气管3送气。主要由包括浸渍水槽A,浸渍碱槽B1、 B2,反应槽C,稳定区D和 若干格水洗槽El-E6五大部分串联而成,另配有碱液自动滴加系统和酸自 动中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工序中的扩布装置采用气涨式扩布装置, 所述气涨式扩布装置包括一与筒形布料1一侧保持接触以感知所述布料的 张开度的位置曲柄2; —与所述位置曲柄2相连并随其转动的凸轮轴4与凸轮6; —由凸轮6的位置确定其通断的限位开关8; —由限位开关8的通断控制的电磁阀7;至少一个喷气管5,所述喷气管5上开有可向筒形 布料1内喷气的小孔,该喷气小孔紧贴筒形布料1外侧;及通过电磁阀7 向喷气管5送气的输气管3和气源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是通过压縮空气扩布,因此页圆筒针织物在整个丝光过程中,除了通过轧辊部分,所有在线针织物都保 持圆筒状态,压縮空气进入到被丝光的圆筒针织物内部,使针织面料的每 一点都受到相同的气压,织物经纬向张力均匀,保持针织物在丝光过程中 均匀受力,加工后,能达到良好的丝光效果;2、与布料无机械性接触, 消除了机械伸幅器对针织物里层的摩擦;3、通过调节凸轮与限位开关之 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无级调节布筒的直径;在设定直径时,可自动保持该 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丝光机的工艺流程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丝光机的浸渍水槽A和浸渍碱槽Bl、 B2部分的 示意图3为上述丝光机的反应槽C和,稳定区D部分的示意图; 图4为上述丝光机的由El-E6构成的水洗单元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气涨式扩布装置的示意图6为上图的气涨式扩布装置用于筒形针织丝光机的水洗单元E部分 的示意图。其中l筒形布料,2位置曲柄,3输气管,4凸轮轴,5喷气管(及 15、 25、 35、 65), 6凸轮,7电磁阀,8限位开关,9气源,10水槽(及 20、 30、 60), 11、 12、 13、 14 (及21、 22、 23、 24, 31、 32、 33、 34, 41、 42、 43, 54、 56, 61、 62、 63、 64)导布辊,57喷淋头,68机架。具体实施方式5现结合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AA,主要由包括水浸渍单元A,碱浸渍单元B1、 B2,反应单元C,稳定单元D和由水洗槽E1-E6构成的水洗单元五大部分 串联而成(见图2-图4),另配有渗透剂、碱液自动滴加系统和酸自动中和 系统。如图2,浸渍单元A部分主要包括由加有快速渗透剂的浸渍水槽10 和与由导布辊ll、 12及13构成的导布机构。其中,三根不锈钢有孔钢管 11 (在水槽中)和两根大橡胶辊12 (在水槽上方)组成一组导布辊,棉针 织物毛坯(筒坯布)1三次通过浸渍水槽10浸渍后,经气涨式扩布装置 15扩张后处于气涨状态,再经上面的轧辊14后进入碱浸渍单元B1。经三 浸一轧后,棉针织物已被含有渗透剂的水充分润湿,因而更容易吸收烧碱。 槽中快速渗透剂的浓度由自动配液的加液装置控制。仍是图2,碱浸渍单元B1和B2的结构同水浸渍槽A,两个浸渍碱槽 20和30相通,使两槽中的碱液浓度保持一致。织物通过碱槽20时也是三 浸一轧,织物浸渍烧碱后通过导布辊21、 22再经气涨式扩布装置25扩张 后即也处于气涨状态,直至通过进入轧辊24进入浸渍碱槽30。浸渍碱槽 30的工作过程与浸渍碱槽20完全相同,经轧辊34后进入反应单元C。由 于有两个相同的烧碱槽,又采取多浸多轧和气涨的方式,使织物在浸渍碱 槽中停留足够的时间,因此烧碱充分地渗透到含有渗透剂的针织棉纤维的 内部。碱槽的烧碱浓度由含自动配液的自动加液装置控制。在浸渍碱槽30 的出口处配有控制织物碱轧余率的气动式轧辊。如图3,及应单元C是由上8根、下7根不锈钢导布辊41组成,其目的是将经浸轧碱液的棉织物,在一定的张力作用下增加纤维的取向度,用 以提高纤维的强力;同时使棉纤维变成十分光滑的圆柱体,增加对光的漫 反射,显出丝一样的光泽,降低织物縮水率,并消除织物表面的皱纹。仍是图3,稳定单元D为一稳定还原蒸箱,箱体内充满了蒸汽,内设 有两个围绕在织物外圈的环形喷淋头57。织物从反应单元C进入稳定还原 蒸箱进行汽蒸的同时,经水温可调的循环热水喷淋,冲淋掉织物表面的烧 碱,降低了织物表面的烧碱含量,使织物获得高效的预洗效果。在汽蒸和 冲淋时织物始终处于充气式的圆筒状态,使圆筒针织物朝纬向扩展,根据 充气压力的大小调节针织物纬向扩展的直径。含碱的棉针织物通过高温汽 蒸,使烧碱进一步深入到织物纤维内部,提高了棉织物深层丝光效果,获 得最佳的光泽、弹性和尺寸稳定性。如图4,水洗单元由六个相同的连续化水洗槽E1-E6组成,每个水洗 槽有三组上下导布辊61、 62和63组成,同时配有喷淋系统,经过气涨喷 淋,使水很容易渗透到筒状织物里面,从而提高水洗效率,彻底去除残余 烧碱。然后通过轧辊64进入到下一个水洗槽。每个水洗槽的温度可调, 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设定。第四个水洗槽E4配有酸中和装置,可以自动设 定槽内所需的pH值,并进行多种酸剂的自动配液、加液,始终保持中和 槽中的液体的pH值恒定,使丝光后的面料达到需要的、统一的pH值。所述各单元中均采用气涨式扩布装置,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气涨式扩布装置的筒形针织丝光机,主要由包括浸渍水槽A,浸渍碱槽B,反应槽C,稳定区D和水洗槽E的五大部分串联而成,另配有碱液自动滴加系统和酸自动中和系统,各工序根据工艺需要配有扩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工序中的扩布装置采用 气涨式扩布装置, 所述气涨式扩布装置包括一感知筒形布料张开度的位置传感器(2),与所述筒形布料(1)的一侧保持接触;一连杆(4)与凸轮(6)组合,与所述位置传感器(2)相连并随其转动;一由凸轮(6)的位置确定其通断的限位开关(8)与一 由所述限位开关(8)控制其通断的电磁阀(7);至少一个开有向所述筒形布料内喷气的小孔的喷气管(5),所述喷气小孔紧贴于筒形布料(1)外侧;输气管(3)和气源(9),通过电磁阀(7)向所述喷气管(5)送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承中和钱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晓印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