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676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模块,该模块包括一电路板、一电连接器及一软性排线,该电连接器是焊固于该电路板上,该电路板上设有复数个板端接点,其中,该电连接器又包含一限位座体及一加压构件,该限位座体具有一本体及设置于本体二侧的限位臂,并构成一可容置软性排线的限位空间,该加压构件是藉由一旋转装置可旋转地设置于该限位座体的两限位臂之间,该加压构件上设有相对于板端接点的压点,当该加压构件位于关闭位置时,该压点是加压于软性排在线,使软性排在线的线端接点与板端接点紧密接触,并限制该软性排线退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模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简化结构、易于组装、 降低整体高度及电性传输更为顺畅平稳的电连接器及其模块。
技术介绍
一般常见的软性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 FFC),是为一种将讯号线路包覆于 塑料绝缘膜内的产品,其最大特点在于可挠曲的特性,且重量轻、厚度薄,可配合电 子产品内部空间大小及形状进行三度空间的线路配置,适合使用于各式轻薄、短小的 电子产品,如笔记型计算机、光驱、磁盘驱动器、打印机或行动电话等。于使用时, 软性排线本身并不直接连接于电路板上,而是透过一固定于电路板上的连接器进行电 性连结,而此类连接器一般称为软性排线连接器。习知的软性排线连接器,如美国专利公告第6, 099, 346号其记载了用以连接软性排 线的连接器,其主要是由一长型的绝缘本体、 一活动旋转盖及复数导电端子所组成,该导电 端子是具有大致呈平行的上臂及下臂,该导电端子是嵌设于绝缘本体上,该绝缘本体并具有 一容置空间,藉上述结构使软性排线可由绝缘本体前端插置入容置空间内,其中该上臂是用 来枢接活动旋转盖,使活动旋转盖可在绝缘本体上作开启及盖合转动,下臂则用来搭接软性 排线,使软性排在线的接点与下臂形成电性连接,该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是延伸出绝缘本体外, 再焊固于电路板上,以令讯号得以向外传输,使用时是将软性排线插置入容置空间内,再将 活动旋转盖压制于软性排线表面,使软性排在线的复数接点与导电端子形成电性连接,而达 到讯号传输的目的。前述电连接器若要达到电性传输的目的,皆需要透过导电端子的设置,才能将软性排线 的接点与电路板上的接点导通,但是,导电端子多为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臂及下臂的形式,使 导电端子具有较高的高度,导致绝缘本体也须配合其高度,而使绝缘本体具有更高的高度, 使得电连接器整体的高度无法下降;并且导电端子为多数个且体积较小,因此在制造生产或 组装时也容易造成不良率增高及组装工时的增加;再者,由于导电端子的数量较多,当其中 有几个导电端子具有瑕疵时将不容易被发现,进而无法与软性排线确实的导接,如此也将造 成讯号传输不良的情形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模块,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结构设 计,使软性排线无须透过导电端子,即可直接搭接于电路板上形成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模块,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结构设 计,以降低整体的高度及简化整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模块,利用加压构件的压点直接压制于软 性排线的凹陷部上,使软性排线可直接确实的搭接于电路板上,以使电性传输更顺畅 及稳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模块,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不具有导电 端子的结构设计,以简化制程及縮短组装工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模块,利用限位臂的挡止部嵌入到软性排 线预设的凹槽内,因此可有效避免软性排线在插接使用时退出。本专利技术为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模块,该模块包括一电路板、 一电连接器及一软性排线, 该电连接器是焊固于该电路板上,该电路板上设有复数个板端接点,其中,该电连接器又包 含一限位座体及一加压构件,该限位座体具有一本体及设置于本体二侧的限位臂,并构成一 可容置软性排线的限位空间,该加压构件是藉由一旋转装置可旋转地设置于该限位座体的两 限位臂之间,该加压构件上设有相对于板端接点的压点,当该加压构件位于关闭位置时,该 压点是加压于软性排在线,使软性排在线的线端接点与板端接点紧密接触,并限制该软性排 线退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再次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其 设有复数个板端接点;限位座体,是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其具有一本体及设置该本体 两侧的限位臂,并构成一限位空间,使该板端接点位于该限位空间内;加压构件,其 藉由一旋转装置可旋动地设置于该限位座体的两限位臂之间,于该加压构件上设置复 数个间隔排列、且相对于该板端接点的压点;软性排线,其一端容置于该限位空间中, 使该软性排线的复数个线端接点接触于该板端接点上;当该加压构件位于关闭位置 时,该压点是加压于该软性排在线,使该线端接点与该板端接点紧密接触,并限制该 软性排线取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利用限位座体及加压构件构成一电连接器,然后再搭 配软性排线及电路板形成一模块,使电连接器内无需设置导电端子即可令软性排线与5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因此可简化整体结构,并且因为没有导电端子的设置,所以可 有效降低电连接器的高度,同时可简化制程及縮短组装工时;再者,利用加压构件的 复数压点加压于软性排线预设的凹陷部上,可令软性排线在电性连接时更确实稳定, 再利用限位臂的止挡部嵌入软性排线预设的凹槽内,因此可有效避免软性排线退出, 进而使电性传输更为顺畅稳定。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底面朝上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及其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软性排线未插入前的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软性排线插置定位后的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软性排线插置定位后的立体外观图。图号说明 1、限位座体10、限位空间11、本体12、限位臂13、固定部14、挡止部141、凸块2、加压构件21、压点22、分隔槽23、挡止槽3、电路板31、板端接点4、软性排线41、线端接点42、凹陷部43、凹槽5、旋转装置51、转孔52、转轴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是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电连接器底面朝上的 立体分解图及电连接器及其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是由一限 位座体1及一加压构件2所组合而成,而其模块则再包含一电路板3及一软性排线4,以 下先将分述各组件的结构及特征,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是以软性排线4插入的方向定 义为前方限位座体l是由金属材质制成,其具有一长型板状的本体ll,在本体ll的两侧边 是朝前方延伸对应的限位臂12,使本体11及限位臂12共同构成一可容置软性排线4的 限位空间IO,该本体11的后端及限位臂12的外侧各设置有固定部13,该固定部13是用 来焊固于电路板3上,在限位臂12的前端设有相对且朝该限位空间10内延伸的挡止部 14,该挡止部14是向上且向内弯折延伸一挡止凸块141。加压构件2是由金属材质制成,其是为一薄板状体,该加压构件2的底面一体加工 成形有复数间隔排列的压点21,且每两个压点21之间设有分隔槽22,该分隔槽22的设 置可令该压点21更具有弹性压制力,并且该加压构件2在对应于前述挡止部14的位置 设有挡止槽23。该电连接器在组装时,是透过一旋转装置5使限位座体1及加压构件2枢接成一体, 该旋转装置5是由限位座体1两侧的转孔51及加压构件2末端两侧的转轴52所组成,使 加压构件2两侧的转轴52分别嵌入限位座体1两侧的转孔51内,以令加压构件2可相对 于限位座体l而于一定范围间转动,进而使加压构件2可在限位座体1上形成开启及关 闭状态;并且,旋转装置5不限定为限位座体1的转孔51配合加压构件2的转轴52的形 式,亦可为相反方式设置(意即在限位座体1上设置转轴52配合加压构件2上设置转孔 51的形式),又或者其它可以达到加压构件2在限位装置1上旋转的功效的任何结构, 皆应包含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位座体,可固定于一电路板上,其具有一本体及设置该本体两侧的限位臂,并构成一可容置软性排线的限位空间,且于该限位座体上设置复数个固定部; 加压构件,其藉由一旋转装置可旋动地设置于该限位座体的两限位 臂之间,于该加压构件上设置复数个间隔排列、且延伸于该限位空间内的压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淳林敬恒
申请(专利权)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