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组合式竹木结构轮滑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6374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拼装组合式竹木结构轮滑池,包括至少两个坡道单元,坡道单元由坡道龙骨和坡道面层组成,坡道龙骨由上、下桁架和前桁架组成,上桁架是一个正方形框架,下桁架是一长方形框架,前桁架是一个弓形框架,上桁架、下桁架、前桁架的宽度相等,上桁架与下桁架之间通过立柱连接,前桁架的顶端与上桁架的前端相衔接,前桁架的底端与下桁架的前端相衔接,前桁架的下方设置有托梁,托梁由支撑杆支撑,支撑杆固接在下桁架上,前桁架、上桁架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横向的腹板,坡道面层敷设在这些腹板上。本产品重量轻、运输方便,易于拼接组合,可以适应不同类型轮滑运动的需要,滑道的面层由重竹构成,经久耐用,弹性好,安全可靠,滑感十分舒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体育健身娱乐领域,涉及轮滑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拼装组合式竹木结构轮滑池
技术介绍
轮滑是一种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休闲运动,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随着它的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多种轮滑竞技项目,主要有速度轮滑、花样轮滑、极限轮滑等几大类,其中极限轮滑要借助轮滑池做各种各样的特技表演动作,它是轮滑竞技项目中最吸引人的一项,轮滑池可以是U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传统的轮滑池采用钢制的龙骨,整体不可拆卸,体积大,笨重,灵活性差,运输不方便。滑道的面层由钢板构成,虽然坚固,不怕风吹雨淋,不怕烈日曝晒,但是弹性差,安全性差,滑感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装组合式竹木结构轮滑池,重量轻、运输方便,易于拼接组合,滑道的面层由重竹构成,弹性好,安全可靠,滑感十分舒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种拼装组合式竹木结构轮滑池,具有至少两个坡道单元,其特征是每个坡道单元由坡道龙骨和坡道面层组成,坡道龙骨由上、下桁架和前桁架组成,上桁架是一个正方形框架,下桁架是一长方形框架,前桁架是一个弓形框架,上桁架、下桁架、前桁架的宽度相等,上桁架与下桁架之间通过立柱连接,前桁架的顶端与上桁架的前端相衔接,前桁架的底端与下桁架的前端相衔接,前桁架的下方设置有托梁,托梁由支撑杆支撑,支撑杆固接在下桁架上,前桁架、上桁架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横向的腹板,所述坡道面层敷设在这些腹板上。 所述坡道面层由多个重竹条拼接而成,每个重竹条通过螺钉固接在腹板上。 所述坡道单元有多个,相邻的两个坡道单元之间通过螺栓拉杆和螺栓紧固件连接。 所述前桁架的顶端与上桁架的前端之间留有空隙。 该轮滑池还具有至少两个直道单元,每个直道单元由直道龙骨和直道面层组成,直道龙骨由一矩形框架构成,框架内部设置有多个横向的腹板,所述直道面层敷设在这些腹板上,所述直道单元与坡道单元通过螺栓拉杆和螺栓紧固件连接。 所述直道面层由多个重竹条拼接而成,每个重竹条通过螺钉固接在腹板上。 该轮滑池由多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采用木制的龙骨,重量轻、运输方便,易于拼接组合,可大可小,可宽可窄,可以适应不同类型轮滑运动的需要,滑道的面层由重竹构成,经久耐用,弹性好,安全可靠,滑感十分舒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一个坡道单元的分解图。图4是图3中坡道龙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坡道龙骨未安装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两个坡道龙骨装配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A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是直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直道龙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坡道单元与直道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标号 l坡道龙骨 2坡道面层 3上桁架 4下桁架 5前桁架 6立柱 7顶端 8前端 9底端 IO坡道单元 11前端 12托梁 13腹板 14支撑杆 15腹板 16重竹条 17重竹条 18螺栓拉杆 19螺栓紧固件 20直道单元 21直道龙骨 22直道面层 23腹板 24螺栓拉杆 25螺栓紧固件 26重竹条 27护板 28空隙 29踩杠 30护栏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本技术是一种拼装组合式竹木结构轮滑池,具有至少两个坡道单元10。 每个坡道单元10由坡道龙骨1和坡道面层2组成,坡道龙骨1由上、下桁架3、4和前桁架5组成,上桁架3是一个正方形框架,下桁架4是一长方形框架,前桁架5是一个弓形框架,上桁架3、下桁架4、前桁架5的宽度相等,上桁架3与下桁架4之间通过立柱6连接,前桁架5的顶端7与上桁架3的前端8相衔接,前桁架5的底端9与下桁架4的前端ll相衔接。 请参照图4、图5、图6,前桁架5的下方设置有托梁12,托梁12由支撑杆14支撑,支撑杆14固接在下桁架4上,上桁架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横向的腹板13,前桁架5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横向的腹板15,坡道面层2由两种重竹条拼接而成,一种是直片状的重竹条16,另一种是弧形的重竹条17,所有的重竹条16都通过螺钉固接在腹板13上,所有的重竹条17都通过螺钉固接在腹板15上。 重竹是一种合成板材,它是由多层竹片胶合后,热压而成,密度高,硬度高,能折弯,内在结构稳定,具有天然纹理,质感如同实木一样,耐冷热性能非常好,耐腐蚀,耐气候变化,不易变形。 为了保证坡道面层2表面光滑,可以先在重竹条16、17上钻一些阶梯状的沉头孔,将螺钉全部拧入沉头孔中,再用环氧树脂将沉头孔的表面填平,然后,在坡道面层2的表面涂刷两遍户外甲板油。 请参照图6、图7,本实施例中,坡道单元10有两个,这两个坡道单元10的坡道龙骨1之间通过螺栓拉杆18和螺栓紧固件19连接。螺栓拉杆18贯穿两个坡道龙骨l,螺栓拉杆18的两端有螺纹头,通过螺母可将两个坡道龙骨1拉紧。螺栓紧固件19用于将两个坡道龙骨1相邻的托梁12固定在一起。坡道龙骨1的两侧和后部设置有护板27,护板27由薄木板构成,护板27通过螺钉固定在坡道龙骨1上。 请参照图4、图5、图6,前桁架5的顶端7与上桁架3的前端8之间留有空隙28,空隙28用于安装踩杠29,在轮滑表演时,表演者可以借助踩杠29做站立、侧滑、转身等特技动作。 请参照图8,使用时,将两个坡道单元10组合到一起,然后在两个坡道单元10的顶部安装上护栏30即可。 请参照图9、图IO,轮滑池还包括有直道单元20,直道单元20由直道龙骨21和直道面层22组成,直道龙骨21由一矩形框架构成,框架内部设置有多个横向的腹板23,直道面层22敷设在这些腹板23的表面上。 直道面层22由多个直片状的重竹条26拼接而成,每个重竹条26通过螺钉固接在腹板23上。为了保证直道面层22表面光滑,可以先在重竹条26上钻一些阶梯状的沉头孔,将螺钉全部拧入沉头孔中,再用环氧树脂将沉头孔的表面填平,然后,在直道面层22的表面涂刷两遍户外甲板油。 请参照图ll,直道单元20至少有两个,在直道单元20的两端设置有坡道单元10,请参照图12,相邻的两个直道单元的直道龙骨21用螺栓拉杆24连接,螺栓拉杆24的两端有螺纹头,通过螺母可将两个直道龙骨21拉紧。直道龙骨21的端部与坡道龙骨1的下桁架4的前端相衔接,其衔接处通过螺栓紧固件25固定。 请参照图13、图14,按照上述方式,将四个直道龙骨21和八个坡道龙骨1拼接在一起,然后敷设上直道面层22和坡道面层2,再安装上护栏30,就可以构成一个U形的轮滑池。权利要求一种拼装组合式竹木结构轮滑池,具有至少两个坡道单元,其特征是每个坡道单元由坡道龙骨和坡道面层组成,坡道龙骨由上、下桁架和前桁架组成,上桁架是一个正方形框架,下桁架是一长方形框架,前桁架是一个弓形框架,上桁架、下桁架、前桁架的宽度相等,上桁架与下桁架之间通过立柱连接,前桁架的顶端与上桁架的前端相衔接,前桁架的底端与下桁架的前端相衔接,前桁架的下方设置有托梁,托梁由支撑杆支撑,支撑杆固接在下桁架上,前桁架、上桁架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横向的腹板,所述坡道面层敷设在这些腹板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组合式竹木结构轮滑池,其特征是所述坡道面层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拼装组合式竹木结构轮滑池,具有至少两个坡道单元,其特征是:每个坡道单元由坡道龙骨和坡道面层组成,坡道龙骨由上、下桁架和前桁架组成,上桁架是一个正方形框架,下桁架是一长方形框架,前桁架是一个弓形框架,上桁架、下桁架、前桁架的宽度相等,上桁架与下桁架之间通过立柱连接,前桁架的顶端与上桁架的前端相衔接,前桁架的底端与下桁架的前端相衔接,前桁架的下方设置有托梁,托梁由支撑杆支撑,支撑杆固接在下桁架上,前桁架、上桁架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横向的腹板,所述坡道面层敷设在这些腹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季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体体育场馆施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