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538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坚固的小型旋转电机,其具有能改变输出特性的机构,而不增加机械损耗,也不消耗对增加转矩没有贡献的电力。转子具有交替并固定布置的N极和S极磁体。第一定子段上多个第一齿中每一个与转子相对的端表面比相对表面更宽,且绕组缠绕在两端表面之间的部分周围。第二定子段具有与第一齿数目相同且无绕组的第二齿。第二齿布置为与各第一齿的较窄端表面相对,每个第二齿可在第二齿正对各第一齿的基准位置与位于各较窄端表面之间正中的最大可移动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基准位置处,强磁通流从每个磁体流入整个第一齿。在最大可移动位置,弱磁通流只流过每个第一齿的较宽端表面上方。在中间移动位置处产生中等量的磁通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型旋转电机,在该电机中,流经线圈的电流不用于场磁体弱化控制 (field magnet weakening control),从而提供了覆盖高转矩低速旋转到低转矩高速旋转 的广阔操作范围,并易于高效地完成其控制。
技术介绍
传统上,作为摩托车等的动力源而用作径向间隙型旋转电机的径向间隙型电动机 和其他一般的电动机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转子磁轭(转子侧磁轭,其具有由其轴承支撑 的旋转轴)与定子磁轭(定子侧磁轭)彼此相对,且转子磁轭和定子磁轭的相对表面平行 于旋转轴的轴线延伸。转子侧磁轭的相对表面具有环绕布置在圆筒形内壁上的多个场磁体,而定子侧磁 轭的相对表面具有径向布置以与转子侧磁轭的圆筒形相对表面相对的多个齿。线圈缠绕在 多个齿中每一个的周围。就是说,在径向间隙型电动机中,场磁体和齿的相对表面平行于旋转轴的轴线延 伸,并且相对表面之间沿着旋转轴形成圆筒形间隙。即在所称的径向间隙型中,间隙被形成 为从旋转轴径向延伸。此外,与之相反,存在另一种电动机,其尽管是一种径向间隙型电动机,但具有这 样的结构,即定子侧磁轭形成为圆筒形,而置于圆筒内的转子侧磁轭是圆柱形。作为这种 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电机,包括:绕旋转轴的轴线旋转的圆筒形转子;具有多个第一齿的第一定子铁心,所述第一齿的一个端表面位于所述圆筒形转子的圆筒结构内部以与所述转子相对,且绕组缠绕在每个所述第一齿除了两个端表面以外的周边侧表面周围;和具有多个第二齿的第二定子铁心,所述多个第二齿各自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定子铁心的所述第一齿的各另一端表面相对,所述另一端表面相对于所述转子对面的所述一个端表面位于反面,其中所述第二定子铁心可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或反转方向上移动,当所述第二齿定位为与所述第一齿完全面对时,一个第一齿与完全面对该第一齿的一个第二齿之间存在的磁阻小于该第一齿和与该第一齿相邻的另一第一齿之间存在的磁阻,并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野阳至室田圭子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