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消间隙误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485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机消间隙误差结构,涉及机械传动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主电机、辅电机、装设于主电机的输出轴的主减速器、装设于主减速器的输出轴的轴套、装设于辅电机的输出轴的辅减速器及传动连接于辅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轴套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经由轴套降低主减速器的间隙误差,所述轴套的自由端突伸至传动组件外并用于与外部的结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工作稳定,有利于机械手的普及应用,其通过辅电机经由辅减速器和传动组件向轴套施加扭矩,进而降低主减速器自身的间隙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消间隙误差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了提高产品加工生产的效率,机器换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其中,由于机械手的工作效率高、精度高,所以机械手广受厂家喜爱。现有的机械手的传动一般采用谐波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和蜗轮蜗杆减速器,当机械手的传动采用谐波减速器和摆线针轮减速器时,虽然传动间隙误差小,机械手的定位和传动精度高,但谐波减速器和摆线针轮减速器的价格高,导致机械手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一般的厂家无法承受昂贵的价格,使得机械手不能普及应用;当机械手的传动采用行星减速器和蜗轮蜗杆减速器时,虽然机械手的成本低,输出扭矩大,但行星减速器和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传动间隙误差大,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导致机械手的定位和传动精度低,达不到工业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工作稳定,有利于机械手的普及应用的双电机消间隙误差结构,其通过辅电机经由辅减速器和传动组件向轴套施加扭矩,进而降低主减速器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消间隙误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机、辅电机、装设于主电机的输出轴的主减速器、装设于主减速器的输出轴的轴套、装设于辅电机的输出轴的辅减速器以及传动连接于辅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轴套的传动组件,主电机经由主减速器和轴套驱动摆臂转动,辅电机经由辅减速器和传动组件向轴套提供扭矩,扭矩经由轴套作用于主减速器的输出轴,使得主减速器内的各个齿轮的齿面在一定预压力的作用下彼此抵触在一起,进而降低主减速器自身的间隙误差,扭矩还辅助主电机驱动摆臂进行加减速转动和定位;假设,正向扭矩为辅电机提供的扭矩方向与主电机的扭矩方向相同,反之则为反向扭矩;主电机加速阶段,当主电机的转动速度小于某个设定值或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消间隙误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机、辅电机、装设于主电机的输出轴的主减速器、装设于主减速器的输出轴的轴套、装设于辅电机的输出轴的辅减速器以及传动连接于辅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轴套的传动组件,主电机经由主减速器和轴套驱动摆臂转动,辅电机经由辅减速器和传动组件向轴套提供扭矩,扭矩经由轴套作用于主减速器的输出轴,使得主减速器内的各个齿轮的齿面在一定预压力的作用下彼此抵触在一起,进而降低主减速器自身的间隙误差,扭矩还辅助主电机驱动摆臂进行加减速转动和定位;假设,正向扭矩为辅电机提供的扭矩方向与主电机的扭矩方向相同,反之则为反向扭矩;主电机加速阶段,当主电机的转动速度小于某个设定值或转动加速度小于某个设定值时,辅电机经由辅减速器和传动组件向轴套施加正向扭矩,当主电机的转动速度大于某一个设定值或转动加速度大于某一个设定值时,辅电机经由辅减速器和传动组件向轴套施加恒定的正向扭矩,帮助主电机加速或维持高速;主电机减速阶段,当主电机减速且主电机的转动速度小于某个设定值时,辅电机经由辅减速器和传动组件向轴套施加反向扭矩,帮助主电机减速,使得主电机克服负载的惯量;当主电机停止工作时,辅电机经由辅减速器和传动组件向轴套施加恒定的反向扭矩,反向扭矩经由轴套作用在主减速器上,传动组件经由轴套降低主减速器自身的间隙误差,轴套的自由端突伸至传动组件外并用于与摆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消间隙误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器和所述辅减速器采用行星减速器或蜗轮蜗杆减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消间隙误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装设于轴套的主传动轮、装设于辅减速器的输出轴的辅传动轮以及缠绕于主传动轮与辅传动轮的传动带,所述主电机和所述辅电机平行设置,所述轴套的自由端突伸至所述主传动轮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消间隙误差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