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室冷却装置以及激光维持等离子体光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435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4
本申请涉及等离子体光源技术领域的一种灯室冷却装置以及激光维持等离子体光源系统,灯室冷却装置包括:气孔,所述气孔形成于聚光镜上;供气组件,设于所述聚光镜远离灯泡的一侧,能够向所述气孔供应冷却气体。本申请的灯室冷却装置可以降低氮气消耗,提升灯室的冷却效果,并降低对灯室侧光路的不利影响,且不再需要定期更换冷却气体管路,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等离子体光源,尤其是涉及一种灯室冷却装置以及激光维持等离子体光源系统


技术介绍

1、激光维持等离子体(lsp)光源能够产生高功率宽带(190-2300nm)激光,用于半导体晶圆缺陷的检测。lsp光源点亮是在灯泡的两极加高电压,击穿灯泡内的惰性气体,产生等离子体,然后将红外激光辐射通过聚光镜聚焦到灯泡内电极中间一个点,维持高温等离子体持续发光。

2、在lsp工作过程中,聚光镜和灯泡会被激光加热升温,为了维持lsp的正常工作,需要对灯泡和聚光镜降温,即对聚光镜朝向灯泡一侧的灯室进行冷却。目前灯室内的冷却依靠高纯氮气自上向下流通来冷却,但是由于灯室结构复杂,为保证温度可控,导致氮气需求量大,而且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灯室冷却装置以及激光维持等离子体光源系统,该灯室冷却装置可以降低氮气消耗,提升灯室的冷却效果,并降低对灯室侧光路的不利影响。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灯室冷却装置,包括:气孔,所述气孔形成于聚光镜上;供气组件,设于所述聚光镜远离灯泡的一侧,能够向所述气孔供应冷却气体。

3、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灯室冷却装置,在激光维持等离子光源系统运行时,使用供气组件持续向气孔输送冷却气体,冷却气体从气孔排出,第一时间吹向灯室和灯泡,并从灯室侧排出,从而带走聚光镜和灯泡产生的热量,避免了在灯室内布置冷却气体管路,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冷却气体控制灯室的温度,降低冷却气体消耗的同时,提升灯室的冷却效果,而且降低了管路对灯室侧光路的不利影响,不再需要定期更换冷却气体管路,降低了成本。

4、另外,根据本申请的灯室冷却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光镜为碗型结构,所述灯泡位于所述碗型结构内。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孔为多个。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气孔分为多排,每排气孔在所述聚光镜上均环绕所述灯泡布置。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气孔均匀开设于所述聚光镜上。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孔朝向所述灯泡。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连接于所述聚光镜远离所述灯泡的一侧,在所述外壳与所述聚光镜之间形成气腔,所述气腔覆盖所述气孔。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上形成有进气口。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远离所述聚光镜的一侧连接管体形成所述进气口。

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激光维持等离子体光源系统,包括上述的灯室冷却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室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室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朝向所述灯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室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室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形成有进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室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聚光镜的一侧连接管体形成所述进气口。

6.一种激光维持等离子体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灯室冷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室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室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朝向所述灯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室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室冷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忠元裴德奎杨文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子牛亦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