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结构、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433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4
本技术公开一种绝缘结构、电芯及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所述绝缘结构用以放置于电芯壳中,所述绝缘结构一体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以至少容纳裸电芯的下端部。通过将绝缘结构一体成型出容纳槽,以至少对裸电芯的下端部进行完全包覆,从而降低了裸电芯与铝壳发生搭接短路的风险,提升了电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芯绝缘,特别涉及一种绝缘结构、电芯及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虽然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但因动力电池接触短路等引起的电动汽车爆炸的新闻却屡见不鲜。因此,如何解决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业界研究的热点。而目前多数的动力电池,一般将裸电芯直接入壳封装,然后注入电解液再经顶封而形成。但众所周知的是,电动汽车在行进过程中难免会发生颠簸、磕碰,从而对安装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造成震动和冲击,这样很容易使得裸电芯与铝壳搭接从而引发短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绝缘结构、电芯及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旨在降低现有动力电池中裸电芯与铝壳搭接引发短路的风险。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用以放置于电芯壳中,所述绝缘结构一体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以至少容纳裸电芯的下端部。

3、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绝缘结构呈一体设置,且形成有容纳槽,因此,将裸电芯放置于容纳槽后,裸电芯的下端部能够完全被绝缘结构包覆住,能够有效防止裸电芯的下端部的阳极接触到电芯壳,从而降低了裸电芯与电芯壳搭接引发短路以及电化学腐蚀的风险,同时也提升了电芯制造的优率,提升了电芯的安全性。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处设多个沿所述容纳槽的周向分布的折边,各个所述折边向外倾斜延伸设置,且能够向内翻折至贴设于所述容纳槽内的裸电芯的上端部。

5、此时,通过在容纳槽的槽口设置多个折边,在安装裸电芯的过程中,可以将多个所述折边作为导向结构,能够方便地将裸电芯装入到容纳槽中,提升了对于电芯的组装效率,在裸电芯安装完毕后,还可以将多个折边向内翻折至贴设至裸电芯,从而对裸电芯的大面和侧面进行更加全面的包裹,提升了电芯的绝缘性能。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的截面呈矩形设置,多个折边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折边、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折边的长度。

7、此时,由于容纳槽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因此,将多个折边设置成对应矩形的两个第一折边和两个第二折边的组合形式,能够最少的加工折边,提升了对于绝缘结构的加工效率,同时更少的折边也就意味着更少的接缝,在装入至电芯壳中后,更少的接缝意味着裸电芯裸露至电芯壳地概率更低,同样提升了电芯的绝缘性能。

8、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折边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粘胶结构,用以粘结至裸电芯。

9、此时,通过粘胶结构能够将对应的折边粘结至裸电芯上,以确保裸电芯与绝缘结构粘结牢固,如此,绝缘结构及得到了良好的固定基础,在裸电芯焊接至电芯顶盖上后,绝缘结构即可以稳定的存在于电芯壳的腔体中,以起到稳定的绝缘效果;同时,绝缘结构无需通过高温热熔到电芯顶盖的下塑胶上,避免了绝缘结构与下塑胶热熔不良导致的优率损失和焊接爆点问题。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胶结构的宽度在1.0mm至20.0mm之间。

11、此时,将粘胶结构的宽度设置在1.0mm至20.0mm之间较为合理,确保粘胶结构具有足够的粘结能力,同时还能节省粘胶结构的用量,以维持较低的加工成本。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的底壁设有通孔。

13、此时,在容纳槽的底壁上设置通孔,能够于容纳槽连通,以够提高电芯壳中电解液对裸电芯的浸润效率,并使得电解液均匀浸润裸电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在0.1mm2至10.0mm2之间;和/或,

15、所述通孔相对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在0.1mm至10.0mm之间。

16、此时,将通孔的横截面积设置在0.1mm2至10.0mm2之间,其设置较为合理,确保通孔具有充足的电解液通过性能的同时还不至于使得裸电芯通过通孔搭接到电芯壳上,保证了电芯的绝缘性和安全性;而将通孔相对容纳槽的侧壁之间的距离设置在0.1mm至10.0mm之间,其设置较为合理,能够防止通孔开设到绝缘结构的侧壁上而破坏绝缘结构的绝缘性。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包括沿所述绝缘结构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形成通孔组,所述通孔组设置多个,且沿所述绝缘结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8、此时,将第一通孔设置成沿绝缘结构的宽度方向排布、沿长度方向成组间隔排布,能够确保绝缘结构的底部各个位置均能够透过电解液,保证了裸电芯的浸润效率。

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包括:

20、电芯壳;

21、绝缘结构,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设于所述电芯壳中;以及,

22、裸电芯,设于所述绝缘结构的容纳槽内。

23、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绝缘结构对裸电芯的包覆,能够起到隔开裸电芯与电芯壳的作用,从而降低了裸电芯与电芯壳搭接引发短路以及电化学腐蚀的风险,同时也提升了电芯制造的优率,提升了电芯的安全性。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结构的容纳槽的槽口处设多个沿所述容纳槽的周向分布的折边,各个所述折边向内翻折至贴设于所述裸电芯的上端部;

25、相邻的两个所述折边的外侧面之间通过固定结构连接。

26、此时,由于固定结构的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折边能够相互固定连接,从而起到稳定包覆裸电芯的作用,同时还能对相邻的两个折边的接缝处加以封堵,有效降低了裸电芯通过折边接缝处裸露至电芯壳上的风险。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蓝胶,所述蓝胶粘附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折边。

28、此时,通过蓝胶对相邻的两个折边的接缝进行粘接,其成本较低,体积占用小,重量较轻,能保证电芯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同时,蓝胶粘接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也较为简单,易操作。

29、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芯。

30、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模组。

31、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其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用于提供电能。

32、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结构用以放置于电芯壳中,所述绝缘结构一体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以至少容纳裸电芯的下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处设多个沿所述容纳槽的周向分布的折边,各个所述折边向外倾斜延伸设置,且能够向内翻折至贴设于所述容纳槽内的裸电芯的上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截面呈矩形设置,多个折边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折边、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折边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折边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粘胶结构,用以粘结至裸电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结构的宽度在1.0mm至20.0mm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设有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在0.1mm2至10.0mm2之间;和/或,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包括沿所述绝缘结构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形成通孔组,所述通孔组设置多个,且沿所述绝缘结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9.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结构的容纳槽的槽口处设多个沿所述容纳槽的周向分布的折边,各个所述折边向内翻折至贴设于所述裸电芯的上端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蓝胶,所述蓝胶粘附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折边。

12.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芯。

13.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模组。

14.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用于提供电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结构用以放置于电芯壳中,所述绝缘结构一体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以至少容纳裸电芯的下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处设多个沿所述容纳槽的周向分布的折边,各个所述折边向外倾斜延伸设置,且能够向内翻折至贴设于所述容纳槽内的裸电芯的上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截面呈矩形设置,多个折边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折边、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折边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折边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粘胶结构,用以粘结至裸电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结构的宽度在1.0mm至20.0mm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设有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钱张健谢蕾曹俊琪邹启凡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