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作捕捉的穿戴式VR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308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动作捕捉的穿戴式VR装置,涉及穿戴式VR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弹力条,多个弹力条等距设置于支撑框内侧,弹力条的两端通过调节组件安装于支撑框上;主支撑板,主支撑板安装于弹力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动作捕捉模块、头戴式VR眼镜等结构,能够在使用时,俯卧于主支撑板上,将主支撑板穿戴于躯干上,将头戴式VR眼镜戴于头部,将各副支撑板穿戴于四肢上;手持持握器,施力控制持握器的位置,改变动作捕捉模块的位置,进而由控制系统分析判断相应的动作指令,进而改变头戴式VR眼镜内的显示画面;该装置能够逼真的模拟出人体飞行姿态,保障了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穿戴式vr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动作捕捉的穿戴式vr装置。


技术介绍

1、vr装置,即虚拟现实设备,是一种能够提供沉浸式体验的技术,它结合了虚拟与现实的特点,使用户能够在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环境中进行交互;如提供模拟驾驶、模拟飞行的体验服务;目前用于模拟飞行的vr装置,虽能够提供模拟飞行体验的服务,但是,该种vr装置通常采用载具式的形状,虽然在视觉上呈现出飞行的画面,但是在体感上还有所不足。

2、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1502705.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vr的飞机乘坐体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模拟飞机座椅,所述模拟飞机座椅上设有旋转装置和提升装置,所述模拟飞机座椅和旋转转轴设置在模拟机舱内的提升装置上,控制系统与vr眼镜、旋转装置、提升装置和服务器连接。上述文献中的体验系统存在以下不足:虽能够提供飞行体验,但是是以乘坐的方式,在体感上的体验还有所不足,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动作捕捉的穿戴式v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动作捕捉的穿戴式VR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1),所述支撑框(1)内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作捕捉的穿戴式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15)底部固定有第一定位支架(35),第一定位支架(35)底部固定有调节架(33),第一定位支架(35)呈L型结构,主支撑板(15)通过第一定位支架(35)卡接于弹力条(16)外侧,调节架(33)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旋钮(34),螺纹旋钮(34)一端可转动的安装有限位块(39),限位块(39)上下滑动连接于第一定位支架(35)一侧内壁,弹力条(16)的宽度与限位块(3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作捕捉的穿戴式vr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1),所述支撑框(1)内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作捕捉的穿戴式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15)底部固定有第一定位支架(35),第一定位支架(35)底部固定有调节架(33),第一定位支架(35)呈l型结构,主支撑板(15)通过第一定位支架(35)卡接于弹力条(16)外侧,调节架(33)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旋钮(34),螺纹旋钮(34)一端可转动的安装有限位块(39),限位块(39)上下滑动连接于第一定位支架(35)一侧内壁,弹力条(16)的宽度与限位块(39)到第一定位支架(35)一侧内壁的间距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作捕捉的穿戴式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下方设置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上固定有中心液压缸,中心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有下支撑台(17),下支撑台(17)顶面呈球面结构,下支撑台(17)顶面滑动连接有上支撑台(28),上支撑台(28)呈与下支撑台(17)相适配的球面结构,上支撑台(28)顶部开设有环形槽(30),所述主支撑板(15)底部固定有环形架(36),主支撑板(15)通过环形架(36)卡接于环形槽(3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动作捕捉的穿戴式v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架(36)底部设置有多个凸柱(37),所述环形槽(30)底部内壁开设有多个与凸柱(37)相适配的插槽(29)。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典裴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奇幻魔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