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291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包括承载组件、通电组件、温度检测组件和发热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设置在发热检测组件的前部,承载组件配置为承载电热膜;通电组件包括两个通电模块,两个通电模块分别设置在温度检测组件和发热检测组件内;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托架和夹紧模块,夹紧模块与承载托架连接;温度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在第一壳体上部的空气交换罩,空气交换罩配置为提供恒定的初始温度。温度检测组件中的冷热交换机和温度感应器的配合使用,可以使电热膜在温度检测的初始阶段,第一壳体内的温度保持稳定,从而提高检测电热膜发热效率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电热膜检测,具体是一种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


技术介绍

1、半导体电热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装修和医疗保健领域的新型电热元件。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其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多次严格检测。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发热后对半导体电热膜进行红外线检测的方法。红外线检测是一种非接触性的检测方法,通过测量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辐射来评估其温度分布和性能表现。目前,检测流程通常包括通电和红外检测两个步骤,由专业的红外检测仪器进行检测,并由技术人员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人工判断。

2、然而,现有检测方法存在显著不足。首先,在检测半导体电热膜时,通常在开放环境下进行,无法测定其发热效率。其次,当前方法无法实现电热膜的连续检测,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背景中所提到的部分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

2、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包括承载组件、通电组件、温度检测组件和发热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发热检测组件的前部,所述承载组件用于安装电热膜;

3、所述通电组件包括两个通电模块,两个所述通电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和所述发热检测组件内;

4、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托架和夹紧模块,所述夹紧模块与所述承载托架连接;

5、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部的空气交换罩,所述空气交换罩配置为提供恒定的初始温度。

<p>6、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组件还包括柔性帘、温度感应器、冷热交换机、第一固定板和封板,所述柔性帘和所述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用于连接第二丝杆和导向光杆;

7、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所述空气交换罩与所述冷热交换机连接,所述冷热交换机与所述温度感应器电性耦接。

8、进一步的,所述发热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导向模块和红外检测仪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导向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上部,所述导向模块与所述红外检测仪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用于连接第二丝杆和导向光杆,第一驱动器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接。

9、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模块包括第二驱动器、两个固定架、第三丝杆、第三滑块和导向滑板,所述导向滑板与所述第二壳体固接,所述红外检测仪固接在所述第三滑块的下部;

10、两个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板的两端,所述第三丝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架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第三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固定架固接;

11、所述导向滑板中间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三丝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三滑块移动。

12、进一步的,所述通电组件还包括第二丝杆、导向光杆和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丝杆设置在所述导向光杆的上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第二丝杆传动连接;

13、所述通电模块包括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板、伸缩杆、第二连接板和导电探头,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丝杆和导向光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固接在第二滑块的下部,所述伸缩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接,所述导电探头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接,所述伸缩杆驱动所述导电探头移动,所述导电探头与电热膜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第一丝杆,所述承载托架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

15、所述承载托架包括两个承载板、多个挡块、两个第一滑块和多个滚轮,两个所述承载板对称设置,所述承载板的上部设有安装槽和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夹紧模块连接,所述承载板的端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多个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上部,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下部;

16、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承载板的下部,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两个所述滚轮中间;

17、在另一个所述承载板的外侧设有多个防撞块,在其下部设有两个固定块,多个所述防撞块与多个所述滚轮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块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滑块之间通过第一丝杆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模块包括齿条和多个夹持部,多个所述夹持部与所述齿条传动连接,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夹持部与第一通孔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包括连接轴、夹持板、接触点和齿轮,所述夹持板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上部,所述接触点设置在所述夹持板的一端,所述齿轮与所述连接轴轴接,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夹持板的下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接触点采用绝缘材料制作。

20、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标记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和所述发热检测组件分别与所述支撑组件固接,两个所述标记组件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和发热检测组件连接;

21、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多个滑轨和第二滑槽,多个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部,多个所述滑轨与多个滚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滚轮滑动连接;

22、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

23、进一步的,所述标记组件包括收卷辊、放卷辊、底板、第三驱动器和凸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所述收卷辊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所述放卷辊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三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三驱动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三连接柱之间设有传动带;

24、所述底板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固接,所述第三驱动器与所述传动带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壁固接。

2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6、1.通电组件作为电热膜检测的辅助装置,通过这种设计,使得温度检测组件和发热检测组件能够同步对电热膜进行检测,减少电热膜检测的等待时间,从而显著提高电热膜的检测效率;

27、2.温度检测组件中的冷热交换机和温度感应器的配合使用,可以使电热膜在温度检测的初始阶段,第一壳体内的温度保持稳定,从而提高检测电热膜发热效率的准确性;

28、3.标记组件针对电热膜温度检测和发热检测的结果分别进行标记,方便后续工作人员针对不同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分类和修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1)、通电组件(2)、温度检测组件(3)和发热检测组件(4),温度检测组件(3)设置在所述发热检测组件(4)的前部,所述承载组件(1)用于安装电热膜(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组件(3)还包括柔性帘(31)、温度感应器(33)、冷热交换机(35)、第一固定板(36)和封板(37),所述柔性帘(31)和所述封板(37)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2)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板(36)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2)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6)用于连接第二丝杆(22)和导向光杆(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检测组件(4)包括第二壳体(41)、导向模块(42)和红外检测仪(43)和第二固定板(44),所述导向模块(42)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41)的上部,所述导向模块(42)与所述红外检测仪(43)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44)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41)内,所述第二固定板(44)与第一固定板(36)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44)用于连接第二丝杆(22)和导向光杆(23),第一驱动器(24)与所述第二固定板(44)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模块(42)包括第二驱动器(421)、两个固定架(422)、第三丝杆(423)、第三滑块(424)和导向滑板(425),所述导向滑板(425)与所述第二壳体(41)固接,所述红外检测仪(43)固接在所述第三滑块(424)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组件(2)还包括第二丝杆(22)、导向光杆(23)和第一驱动器(24),所述第二丝杆(22)设置在所述导向光杆(23)的上部,所述第一驱动器(24)与所述第二丝杆(22)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1)还包括第一丝杆(13),所述承载托架(11)与所述第一丝杆(1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模块(12)包括齿条(121)和多个夹持部(122),多个所述夹持部(122)与所述齿条(121)传动连接,所述齿条(121)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119)内,所述夹持部(122)与第一通孔(1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22)包括连接轴(1221)、夹持板(1222)、接触点(1223)和齿轮(1224),所述夹持板(1222)设置在所述连接轴(1221)的上部,所述接触点(1223)设置在所述夹持板(1222)的一端,所述齿轮(1224)与所述连接轴(1221)轴接,所述齿轮(1224)设置在所述夹持板(1222)的下部,所述齿轮(1224)与所述齿条(121)啮合连接,所述接触点(1223)采用绝缘材料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标记组件(5)和支撑组件(6),所述承载组件(1)与所述支撑组件(6)滑动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组件(3)和所述发热检测组件(4)分别与所述支撑组件(6)固接,两个所述标记组件(5)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组件(3)和发热检测组件(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组件(5)包括收卷辊(51)、放卷辊(52)、底板(55)、第三驱动器(57)和凸轮(59),所述底板(55)上设有第一连接柱(53)、第二连接柱(54)和第三连接柱(58),所述收卷辊(51)与所述第一连接柱(53)连接,所述放卷辊(52)与所述第二连接柱(54)连接,所述凸轮(59)与所述第三连接柱(58)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53)与所述第三驱动器(5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53)与所述第三连接柱(58)之间设有传动带(5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1)、通电组件(2)、温度检测组件(3)和发热检测组件(4),温度检测组件(3)设置在所述发热检测组件(4)的前部,所述承载组件(1)用于安装电热膜(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组件(3)还包括柔性帘(31)、温度感应器(33)、冷热交换机(35)、第一固定板(36)和封板(37),所述柔性帘(31)和所述封板(37)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2)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板(36)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2)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6)用于连接第二丝杆(22)和导向光杆(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检测组件(4)包括第二壳体(41)、导向模块(42)和红外检测仪(43)和第二固定板(44),所述导向模块(42)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41)的上部,所述导向模块(42)与所述红外检测仪(43)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44)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41)内,所述第二固定板(44)与第一固定板(36)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44)用于连接第二丝杆(22)和导向光杆(23),第一驱动器(24)与所述第二固定板(44)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模块(42)包括第二驱动器(421)、两个固定架(422)、第三丝杆(423)、第三滑块(424)和导向滑板(425),所述导向滑板(425)与所述第二壳体(41)固接,所述红外检测仪(43)固接在所述第三滑块(424)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热检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组件(2)还包括第二丝杆(22)、导向光杆(23)和第一驱动器(24),所述第二丝杆(22)设置在所述导向光杆(23)的上部,所述第一驱动器(24)与所述第二丝杆(22)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电热膜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戴成周高蘋
申请(专利权)人:中熵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