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L-苏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发酵工艺技术

技术编号:422245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42
一种生产L‑苏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发酵工艺,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发酵合成L‑苏氨酸的菌种对碳的消耗较大,转化率较低,副产物积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产L‑苏氨酸的基因工程菌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大肠埃希氏菌ACThr1032进行ptsI、pyk、pck和ackA基因的敲除,glk、galp、xfpk和ppc基因的引入,获得基因工程菌XY‑Ta33,并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工程菌生产L‑苏氨酸的发酵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因工程菌XY‑Ta33及发酵工艺,在提高L‑苏氨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的同时,降低了副产物乙酸的产生,提高了发酵生产的效率,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L‑苏氨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涉及一种基因工程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发酵工艺。


技术介绍

1、l-苏氨酸是人和动物生长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在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被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添加及医药产品等方面。

2、l-苏氨酸的生产方法有蛋白质水解法、化学合成法、直接发酵法和酶法,其中,蛋白质水解法和化学合成法因其存在种种弊端,工业化生产中已经基本不再使用;酶法生产l-苏氨酸具有专一性高、产品单一、易于精制的特点,但所需酶难以获得,制约了酶法的应用;直接发酵法具有生产成本低、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小的优点,是目前工业化生产l-苏氨酸的主要方式。但现有技术中直接发酵法中所使用的菌种对碳的消耗较大,从而导致发酵成本的增加;传统诱变的发酵菌株生长缓慢,并且不易判断其发生突变的具体位点,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较多的副产物乙酸,存在转化率低,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3、综上,在本领域中,对于l-苏氨酸的生产技术,提高转化率、降低副产物乙酸积累量,一直是所有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该技术问题的核心技术就是发酵菌株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L-苏氨酸的基因工程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的载体为pRed-Cas9。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的出发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ACThr1032,所述ACThr1032菌种的保藏号为CGMCCN0.16144,分类命名为Escherichia coli,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18年7月23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l-苏氨酸的基因工程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的载体为pred-cas9。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的出发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acthr1032,所述acthr1032菌种的保藏号为cgmccn0.16144,分类命名为escherichia coli,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18年7月23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glk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所述gal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所述ptsi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pyk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所述pyk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s4中所述xfpk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6所示。

6. 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煜曹国强李婧瑶邹德勇张宇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象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