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龙头,特别是指一种感应水龙头。
技术介绍
1、在感应水龙头中,电磁阀可用于控制水路的通断,从而实现根据感应信号的有无控制龙头的进水端与其出水端之间的通断关系。当用户的肢体处于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内时,电磁阀接收到控制信号而自动开启,使得感应龙头出水。
2、相关的现有技术中,电磁阀主要采用先导阀形式的结构,当电磁阀泄压时其膜片往开启方向移动,当电磁阀储压时其膜片往闭合方向移动,而膜片的移动则可以实现控制龙头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的通断。由于电磁阀启动时需要释放压力,现有技术中在龙头的阀芯座上需要设计专门的通路与电磁阀的泄压孔连通,导致阀芯座的结构变得复杂、生产成本变高,尤其是厂家的开模成本、加工难度都有所提高,同时复杂的结构导致产品成型的良品率变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水龙头,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解决电磁阀的泄压问题,同时简化阀芯座的结构,从而降低配件生产成本、提高配件成型时的良品率。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感应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龙头本体内的阀座、连通件、电磁阀和双出水阀芯;所述阀座设置有阀座过水腔,且所述阀座的进水端、出水端分别连通至所述阀座过水腔;所述连通件密闭地配合在所述阀座过水腔内用以阻断所述阀座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其上设置有互相连通的第一连通件过水孔、第二连通件过水孔,所述第一连通件过水孔、第二连通件过水孔分别连通至所述阀座的进水端、出水端;所述连通件
4、所述泄压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连通件周面与所述第二连通件过水孔之间的第三连通件过水孔,以及设置于所述连通件周面的连通件凹槽,所述电磁阀通过套设于其周面的第一密封环密闭地配合在所述阀座过水腔的开口处,且所述泄压孔依次通过所述连通件凹槽、第三连通件过水孔连通至所述第二连通件过水孔。
5、优选地,所述阀座的进水端上设置有第一阀座进水孔、第二阀座进水孔,所述双出水阀芯的两路出水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阀座进水孔、第二阀座进水孔;所述阀座的出水端上设置有阀座出水孔;所述第一阀座进水孔、第二阀座进水孔和阀座出水孔分别连通至所述阀座过水腔;安装了所述连通件以后,所述第一阀座进水孔连通至所述第一连通件过水孔、所述第二阀座进水孔连通至所述第三连通件过水孔、所述阀座出水孔连通至第二连通件过水孔。
6、优选地,所述连通件的周面凹陷形成有连通件环形槽,所述第三连通件过水孔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连通件环形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连通件过水孔的侧壁,且所述第三连通件过水孔的数量大于一个;所述第二连通件过水孔沿着所述连通件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连通件过水孔环绕着所述第二过水孔呈等角度间隔设置。
7、优选地,所述阀座过水腔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一阀座进水孔、阀座出水孔均连通至所述阀座过水腔的底壁,所述第二阀座进水孔连通至所述阀座过水腔的侧壁;所述连通件的周面套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密闭配合在所述连通件的周面与所述阀座过水腔的侧壁之间用以阻断所述第一阀座进水孔、第二阀座进水孔;所述连通件内设置有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件过水孔设置在所述连通管的轴线上,所述连通管的下端插置于所述阀座出水孔内,其周面与所述阀座出水孔的侧壁之间密闭配合有第三密封环;所述电磁阀的膜片活动抵接所述连通管的上端。
8、所述的感应水龙头还包括锁紧环;所述龙头本体设置有第一通孔,以及连通至所述第一通孔侧壁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端口沿着所述第二通孔的径向凸出形成有限位环;所述阀座供所述双出水阀芯配合的端面设置有阀座凸台,所述阀座凸台的端部设置有阀座台阶;所述阀座由所述第一通孔进入至所述第二通孔的高度,所述阀座凸台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端口以使所述阀座台阶抵接所述限位环的一面,所述锁紧环位于所述限位环的另一面并螺纹连接在所述阀座凸台的周面直至抵接所述限位环。
9、优选地,所述的感应水龙头还包括第四密封环;所述第四密封环套设于所述阀座凸台的周面并抵接所述阀座台阶,并紧配合在所述阀座凸台的周面与所述限位环之间。
10、所述双出水阀芯包括外壳、静片、动片和阀杆;所述静片、动片均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静片设置有第一静片出水孔、第二静片出水孔、第一静片进水孔和第二静片进水孔;所述第一静片出水孔、第二静片出水孔是分别设置在所述静片上下两侧的弧形孔;所述第一静片进水孔、第二静片进水孔分别设置在所述静片的左右两侧,并位于所述第一静片出水孔与所述第二静片出水孔之间;所述动片活动密封地贴合在所述静片上,其与所述静片贴合的表面设置有过水槽;所述阀杆穿设于所述外壳并与所述动片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动片在所述静片上转动、摆动;所述过水槽的长度满足所述动片在所述静片上摆动时所述过水槽的端部最多与所述第一静片出水孔、第二静片出水孔其一重叠,所述第二静片出水孔的长度满足所述过水槽不与所述第一静片出水孔重叠时能够转动至不与所述第二静片出水孔重叠的角度。
11、优选地,所述第一静片出水孔、第二静片出水孔的圆心均位于所述静片的圆心位置,且两者的弧半径相等;所述过水槽设置在所述动片的径向上。
12、优选地,所述过水槽的径向两侧均设置有弧形边。
13、优选地,所述过水槽与所述第二静片出水孔活动重叠的端部侧边设置有能够避免与所述第二静片出水孔重叠的第一断面,所述第二静片出水孔的对应端部设置有第二断面,当所述过水槽不与所述第一静片出水孔重叠且转动至不与所述第二静片出水孔重叠的角度时,所述第一断面与所述第二断面之间形成阻断所述过水槽与所述第二静片出水孔连通的间隙。
14、优选地,所述第一静片出水孔连通至感应水龙头的机械出水端;所述第二静片出水孔连通至感应水龙头的感应出水端;所述第一静片进水孔连通至感应水龙头的热水进水端;所述第二静片进水孔连通至感应水龙头的冷水进水端。
15、优选地,所述的感应水龙头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拨盘和安装套;所述拨盘同轴连接在所述动片背向所述静片的一面上;所述安装套旋转地贯穿所述外壳,且所述安装套与所述拨盘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滑槽和凸缘,所述凸缘滑动配合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安装套的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阀杆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其中段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三通孔的侧壁转动配合,其端部嵌设于所述拨盘表面的插槽;所述阀杆摆动时拨动所述拨盘相对于所述安装套进行滑动,所述阀杆转动时带动所述安装套、拨盘同步转动。
16、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下连接的上壳和下盖;所述动片和静片依次装入所述上壳内,并由所述下盖进行轴向限位;所述下盖的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用于实现所述下盖与所述静片之间的密封,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感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喜梁,林谋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方特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