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板加工运输,特别是一种钢板转运车。
技术介绍
1、钢板在机械制造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钢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转运,而在转运一些重量较重的钢板时需要使用到平板车。
2、在中国专利cn217575198u中公开的一种平板车,该平板车,包括承载底板和连接座体,承载底板沿预定方向延伸,连接座体沿预定方向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承载底板上,连接座体具有用于与捆绑工具连接的连接孔。利用该平板车,可以根据捆绑重物的大小、形状及重物在捆绑车上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捆绑位置进行捆绑。
3、但对比于相关领域的现有技术,由于现有钢板都是直接堆叠放置,从而在卸货时不便于吊绳或叉车穿过钢板下侧,因此导致卸货过程较为繁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钢板转运车。
3、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板转运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部的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内部均设有多组相互配合的支撑组件;
4、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齿轮,且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柱的内部,所述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杆,且所述齿杆横向贯穿所述立柱,所述齿杆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形变齿条,所述齿杆与所述形变齿条均与所述齿轮相适配。
5、优选的,所述立柱位于所述滑轨和所述形变齿条的位置均开设有活动孔。
6、通过采
7、优选的,位于所述立柱最下侧的所述齿轮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其余所述齿轮均通过弹性件转轴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件转轴可以促使齿轮进行复位,齿轮复位时,多个齿杆和形变齿条也会随之自动复位,从而准备下次运输工序,位于最下侧的齿轮和形变齿条仅可以通过手动控制,不会受到其上方的齿轮、齿杆和形变齿条的影响。
9、优选的,所述齿杆均位于所述齿轮的上侧,所述立柱位于所述齿杆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动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齿杆滑动时的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滑轨包括直线段和弧线段,所述直线段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弧线段,且所述弧线段用于控制所述形变齿条弯曲。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直线段和弧线段的配合,可以提高形变齿条形变时的稳定性。
13、优选的,所述形变齿条的形状为u字型。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形变齿条可以促使其上方的齿轮进行转动,然后利用齿轮转动,可以促使齿轮上侧的齿杆伸出。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6、该钢板转运车,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达到了可以利用多组支撑组件由下向上依次配合运转,从而让多个齿杆可以依次伸出,然后利用多个齿杆可以对多块钢板进行分隔,进而便于卸货时吊绳或叉车的叉穿过钢板的下方,有效提高钢板的卸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顶部的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内部均设有多组相互配合的支撑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位于所述滑轨(303)和所述形变齿条(304)的位置均开设有活动孔(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转运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立柱(2)最下侧的所述齿轮(301)通过第一转轴(3011)与所述立柱(2)转动连接,其余所述齿轮(301)均通过弹性件转轴(3012)与所述立柱(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杆(302)均位于所述齿轮(301)的上侧,所述立柱(2)位于所述齿杆(302)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动槽(2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03)包括直线段(3031)和弧线段(3032),所述直线段(3031)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弧线段(3032),且所述弧线段(3032)用于控制所述形变齿条(304)弯曲。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顶部的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内部均设有多组相互配合的支撑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位于所述滑轨(303)和所述形变齿条(304)的位置均开设有活动孔(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转运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立柱(2)最下侧的所述齿轮(301)通过第一转轴(3011)与所述立柱(2)转动连接,其余所述齿轮(301)均通过弹性件转轴(3012)与所述立柱(2)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云,于占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皋孟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