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余迹通信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0494 阅读:4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星余迹通信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解决现有信道模型无法与现有通信传输体制和关键技术仿真达到无缝兼容的问题。其构建过程是:首先将流星余迹通信信道分为稀疏欠密类子信道、欠密类多径子信道、欠密类簇子信道、流星雨子信道、不含瑞利衰落的过密类子信道和含有瑞利衰落的过密类子信道六类子信道,分别对其进行信道模型构建,每类子信道高精度逼近其所代表的实际信道物理特性;然后依据实测得到的统计概率将上述六类子信道合成;最后得到可以体现实际流星余迹信道各种物理特性的信道计算机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计算简单、易扩展、易修改和与链路仿真实现无缝兼容的优点,可用于提高流星余迹通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星余迹通信信道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系统参数计算稀疏欠密类流星余迹平均出现间隔T↓[1]和过密类流星余迹平均出现间隔T↓[2]:T↓[1]=T×P↓[D](t)×P↓[S](t)T↓[2]=100T↓[1]其中,T为流星平均出现间隔,P↓[D](t)为流星出现概率的日变化调整系数,***P↓[S](t)为流星出现概率的年变化调整系数,P↓[S](t)=(0.016t↑[5]-0.17t↑[4]-3.29t↑[3]+50.77t↑[2]-173.39t+↓[2]条并行路径的每条路径均单独输出一个完整的欠密类余迹,按照每条路径持续时间长度的不同控制每条路径延迟Δτ↓[i]的大小,对N↓[2]条路径合成得到欠密类簇子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P↓[r](t)↓[G]=*P↓[r](t-Δτ↓[i])↓[S_U];(7)将欠密类流星的并行路径数N↓[2]增加为大于五百的数目,得到流星雨子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P↓[r](t)↓[Sh]=*P↓[r](t-Δζ↓[i])↓[S_U]其中,Δζ↓[i]表示路径延迟;(8)根据过密类平均出现间隔T2控制过密类余迹的间隔时间t,使其遵循泊松分布特性,并按照上述假设条件,根据过密类余迹数学模型计算该子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P↓[r](t)↓[S_O]=3.574×10↑[14]P↓[T]G↓[T]G↓[R]/R↓[T]R↓[R](R↓[T]+R↓[R]).f↑[2][r↓[0]↑[2]+4Dt/sec↑[2]φlnr↓[e]qλ↑[2]sec↑[2]φ/π↑[2](r↓[0]↑[2]+4Dt)]↑[1/2]其中,r↓[0]表示余迹初始半径,r↓[e]表示电子半径;(9)生成服从瑞利衰落分布的随机信号M(t),用该信号调整不含瑞利衰落的过密类子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P↓[r](t)↓[S_O],得到含有瑞利衰落的过密类子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P↓[r](t)↓[R_O]=P↓[r](t)↓[S_O].M(t);(10)将不含瑞利衰落的过密类子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P↓[r](t)↓[S_O]与含有瑞利衰落的过密类子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P↓[r](t)↓[R_O],按照实测流星信道出现的统计概率合成为过密类子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P↓[r](t)↓[O]=P↓[r](t)↓[S_O]|↓[P=P↓[3]]+P↓[r](t)↓[R_O]|↓[P=P↓[4]]其中,P↓[3]为实测不含瑞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本健李赞蔡觉平雷赟司江勃万佳君陈小军姚磊吴利平刘坤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