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控制装配结构和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0350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间隙控制装配结构和电动车,涉及电动车防开缝技术领域,包括脚踏板、工具箱、中心罩、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第三限位面和第四限位面,脚踏板包括前段和后段,第一限位面自前段起朝向第一部分延伸,第二限位面自前段起朝向第二部分延伸,第三限位面自第一部分的上侧起朝向远离第一部分的方向延伸,第四限位面自第二部分的上侧起朝向远离第二部分的方向延伸;第一限位面朝向后段,第二限位面朝向工具箱,第三限位面与第四限位面均位于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之间,第一限位面抵在第三限位面上,第二限位面抵在第四限位面上,该间隙控制装配结构能够防止脚踏板前段与工具箱之间、脚踏板前段与后段之间出现开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防开缝,特别是涉及间隙控制装配结构和电动车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动车的脚踏板包括前段和后段,而脚踏板前段与工具箱的装配,脚踏板前段与中心罩的装配都是通过卡扣进行连接,在脚踏板受到使用者的踩踏时,脚踏板的边缘处的卡扣就容易脱扣,脚踏板就容易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工具箱和中心罩发生滑动,并在脚踏板前段的端部与工具箱顶部的侧面贴合的位置,以及脚踏板前段的端部与脚踏板后段端部贴合的位置产生缝隙,进而导致密封不严,影响电动车的美观性与安全性。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防止脚踏板前段端部与工具箱顶部的侧面贴合的接触面,以及脚踏板前段端部与脚踏板后段端部贴合的接触面产生缝隙的间隙控制装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间隙控制装配结构和电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防止脚踏板前段端部与工具箱顶部的侧面的对接处,以及脚踏板前段端部与脚踏板后段端部的对接处产生缝隙。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间隙控制装配结构,包括脚踏板、工具箱、中心罩、第一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隙控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板、工具箱、中心罩、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第三限位面和第四限位面,所述脚踏板包括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工具箱顶部一个侧面紧密贴合,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后段的一端的端面紧密贴合;部分所述工具箱设置于所述前段的下方并形成第一部分,部分所述中心罩设置于所述前段下方并形成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控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前限位凸起,所述前限位凸起朝向所述后段所在方向的侧面为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前段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后限位凸起,所述后限位凸起朝向所述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隙控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板、工具箱、中心罩、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第三限位面和第四限位面,所述脚踏板包括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工具箱顶部一个侧面紧密贴合,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后段的一端的端面紧密贴合;部分所述工具箱设置于所述前段的下方并形成第一部分,部分所述中心罩设置于所述前段下方并形成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控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前限位凸起,所述前限位凸起朝向所述后段所在方向的侧面为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前段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后限位凸起,所述后限位凸起朝向所述工具箱所在方向的侧面为所述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部分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孔结构,所述第一孔结构向下延伸并形成筒状的前限位结构,每一个所述前限位凸起伸入一个所述前限位结构内,所述前限位结构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面的一侧为所述第三限位面,所述第二部分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孔结构,所述第二孔结构向上延伸并形成筒状的后限位结构,每一个所述后限位凸起伸入一个所述后限位结构内,所述后限位凸起朝向所述第二限位面的一侧为所述第四限位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隙控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贴合所述工具箱顶部的一侧的端面为第一接触面,多个所述前限位凸起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段下侧靠近所述第一接触面的位置,多个所述前限位凸起沿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峰陈晓强朱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