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质边坡支护,尤其涉及一种土质边坡变形的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地区,边坡变形监测以人工定期监测为主,滑坡整治工程措施以预防为主,主要围绕边坡排水截水,削坡减载、回填压脚,坡面防护及支挡抗滑结构等措施,支挡抗滑结构以重力式挡墙、抗滑桩、锚拉桩、预应力锚杆(索)和格构锚固为主。
2、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针对边坡变形的监测与整治存在如下缺陷:传统边坡变形监测方式以人工监测为主,智能化程度低,人力和时间成本较高;边坡整治工程措施以预防为主,预防效果差、坡顶变形问题依然存在,针对已出现坡顶变形的边坡缺乏经济有效的修复措施,工程设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土质边坡变形的监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土质边坡变形的监测控制方法,包括:利用变形监测设备获取与目标土质边坡相对应的第一坡顶变形数据和第一桩体变形数据,其中,上述第一坡顶变形数据包括坡顶沉降峰值数据、坡顶沉降谷值数据以及与上述坡顶沉降峰值相对应的位置数据;
3、将上述坡顶沉降峰值数据、上述坡顶沉降谷值数据和上述位置数据输入至沉降预测模型,输出与上述目标土质边坡相对应的坡顶沉降结果;以及
4、将上述坡顶沉降结果和上述第一桩体变形数据输入至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输出沉降控制方案,其中,上述沉降控制方案包括控制区段指标数据和加固设备指标数据。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控制区段指标数据包括控制区段位置数据、控制区段长度数据和区段评价指标数据;其中,将上述坡顶沉降结果和上述第一桩体变形数据输入至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输出沉降控制方案,包括:将上述坡顶沉降结果和上述第一桩体变形数据输入至上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输出与上述目标土质边坡相对应的上述控制区段位置数据、上述控制区段长度数据、上述区段评价指标数据和上述加固设备指标数据。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包括第一模拟层和第二模拟层,上述控制区段指标数据还包括控制区段距离数据;其中,将上述坡顶沉降结果和上述第一桩体变形数据输入至上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输出与上述目标土质边坡相对应的上述控制区段位置数据、上述控制区段长度数据、上述区段评价指标数据和上述加固设备指标数据,包括:将上述坡顶沉降结果和上述第一桩体变形数据输入至上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中的第一模拟层,输出上述控制区段位置数据、上述控制区段长度数据和上述区段评价指标数据;以及将上述控制区段位置数据、上述控制区段长度数据和上述坡顶沉降结果作为输入数据输入至上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中的第二模拟层,输出控制区段距离数据。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还包括第三模拟层,上述加固设备指标数据包括第一加固设备推力数据和第二加固设备长度数据;其中,将上述坡顶沉降结果和上述第一桩体变形数据输入至上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输出与上述目标土质边坡相对应的上述控制区段位置数据、上述控制区段长度数据、上述区段评价指标数据和上述加固设备指标数据,还包括:将上述控制区段距离数据、上述区段评价指标数据输入至上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中的第三模拟层,输出上述第一加固设备推力数据和上述第二加固设备长度数据。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基于上述控制区段指标数据和上述加固设备指标数据对上述目标土质边坡进行加固操作。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基于上述控制区段指标数据和上述加固设备指标数据对上述目标土质边坡进行加固操作,包括:基于上述控制区段指标数据和上述加固设备指标数据,利用加固设备对上述目标土质边坡进行加固操作;利用上述变形监测设备对目标时间段内的上述加固操作进行监测,生成加固监测结果,其中,上述加固监测结果包括第二坡顶变形数据和第二桩体变形数据;以及在上述第二桩体变形数据和上述第二坡顶变形数据均满足预设变形阈值的情况下,停止上述加固操作。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上述坡顶沉降结果用于表征与上述目标土质边坡为风险边坡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息;以及将上述报警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通过如下方式训练得到:利用样本数据和与上述样本数据对应的标签对初始沉降模拟控制模型进行训练,其中,上述样本数据包括样本坡顶沉降结果数据和样本第一桩体变形数据;以及在确定上述初始沉降模拟控制模型控制准确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控制阈值的情况下,得到上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初始沉降模拟控制模型的参数值选择规则包括:选取上述初始沉降模拟控制模型的初始参数值;以及基于预设更新规则对上述初始参数值进行更新,得到上述初始沉降模拟控制模型的参数值。
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土质边坡变形的监测控制装置,包括:
14、变形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利用变形监测设备获取与目标土质边坡相对应的第一坡顶变形数据和第一桩体变形数据,其中,上述第一坡顶变形数据包括坡顶沉降峰值数据、坡顶沉降谷值数据以及与上述坡顶沉降峰值相对应的位置数据;
15、坡顶沉降结果输出模块,用于将上述坡顶沉降峰值数据、上述坡顶沉降谷值数据和上述位置数据输入至沉降预测模型,输出与上述目标土质边坡相对应的坡顶沉降结果;以及
16、沉降控制方案输出模块,用于将上述坡顶沉降结果和上述第一桩体变形数据输入至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输出沉降控制方案,其中,上述沉降控制方案包括控制区段指标数据和加固设备指标数据。
1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18、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19、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2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土质边坡变形的监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通过变形监测设备智能获取服役边坡的坡顶变形数据和桩体变形数据,利用沉降预测模型生成坡顶沉降结果,进而基于坡顶沉降结果、桩体变形数据和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自动生成沉降控制方案,由于控制区段指标数据和加固设备指标数据是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和模拟技术自动生成,提供了高精度的仿真结果,更加符合土质边坡变形的真实情况,提高了沉降控制方案的准确率,避免了传统技术中以预防为主、预防效果差的缺陷,降低了工程修复时间和人力成本,进一步提高了边坡工程修复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质边坡变形的监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区段指标数据包括控制区段位置数据、控制区段长度数据和区段评价指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包括第一模拟层和第二模拟层,所述控制区段指标数据还包括控制区段距离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还包括第三模拟层,所述加固设备指标数据包括第一加固设备推力数据和第二加固设备长度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控制区段指标数据和所述加固设备指标数据对所述目标土质边坡进行加固操作,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通过如下方式训练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沉降模拟控制模型的参数值选择规
10.一种土质边坡变形的监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质边坡变形的监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区段指标数据包括控制区段位置数据、控制区段长度数据和区段评价指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包括第一模拟层和第二模拟层,所述控制区段指标数据还包括控制区段距离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沉降模拟控制模型还包括第三模拟层,所述加固设备指标数据包括第一加固设备推力数据和第二加固设备长度数据;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刚,杨晨曦,周海祚,王嘉伟,朱宇杰,夏博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