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LED背光源的LCD亮度均匀性自动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19819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平板显示液晶显示器用LED背光源的亮度均匀性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与LED阵列(8)相电连接的亮度检测仪(7),以及在电源模块(1)与LED阵列(8)之间电流通路中设置的电流自动检测模块(2);电源模块(1)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2)及信号处理模块(4)连接;亮度检测仪(7)通路上设置有数据存储器(6),数据存储器(6)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2)、亮度检测仪(7)相连接;数据存储器(6)、数据处理器(5)、信号处理模块(4)依次相互电连接,信号处理模块(4)再与LED阵列(8)连接,实现该系统的信号数据传递。能够以解决因长时间工作后LED效率下降差异,使得LCD显示器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平板显示领域,涉及LCD(液晶显示器)显示器件用的LED(发光二极 管)背光源的亮度均匀性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LCD显示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显示技术的主流技术,所占据的市场比重越来越大, OLED则被认为是今后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也在迅速发展,已经有部分产品在市场上 销售。 LCD显示器件的应用领域很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显示器件。常见的应用有手 机显示屏,便携式媒体播放器,LCD电视,电脑显示器,各种仪器仪表的显示器等等。根据显 示时使用的光源不同,L CD显示器可分为透射式、反射式和半透半反射式显示三种LCD显示 器件,其中最常见,使用最多的是透射式LCD显示。其工作原理是LCD显示面板通过控制透 过显示面板的光线的颜色和透过光线的多少,实现图像的显示。典型的透射型LCD显示器 件结构由背光源、下偏光片、液晶盒、上偏光片、驱动电路及其它的辅助光学膜片组成,见 图l。典型的中大尺寸的LCD显示器件的背光源以CCFL(冷阴极荧光灯管)或HCFL(热阴 极荧光灯管)作为光源,CCFL和HCFL这两种光源具有寿命长、亮度高、技术成熟、成本较低 等优点,但是这两种光源以汞为主要的发光物质,对环境存在较大的污染;亮度对电信号响 应较慢,为毫秒级别,对LCD显示动态画面的效果有一定不良影响等缺点。随着LCD显示器 件结构技术的发展,及消费者对轻薄、广色域、高光效、环保等特点的诉求,LCD显示器件的 体积变得越来越簿,LED作为光源,具有光效高(可达1001m/W以上);寿命长(亮度半衰周 期可达IO万小时);色域广(可达到NTSC标准的100%以上);可高频开关(开关速度可 以达微秒级);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被一致认为是今后LCD背光源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 有部分采用LED做背光源的大尺寸LCD显示器件产品,主要应用在笔记本电脑、LCD电视上。 LCD显示器件上使用的LED背光源从光路上可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两种。LED背光源的问 题是,由于LED芯片生产、封装过程中工艺的差异性,造成LED成品的差异性,比如发射光 谱波长的差异、发光效率的差异、发射光谱半峰宽差异等;与CCFL、 HCFL等光源不同,使用 CCFL和HCFL作为光源的大尺寸LCD背光源,是由少数几根CCFL或HCFL灯管组成的,即使 灯管之间存在少量的差异,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调整,使整个光源的亮度、色度均匀性趋向 一致。大尺寸LCD用LED背光源是由很多颗LED芯片拼合而成,调整上有诸多不便。另外, 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器件封装工艺的差异、工作环境的差异,每个LED芯片工作时的温度不 一样,造成每个LED芯片的衰减速度不一样,每个芯片存在的微小差异,在宏观上就会引起 均大的不均匀性。另外,用于LCD背光照明的LED —般为红、绿、蓝三基光LED结合,形成白 光。红、绿、蓝三基色的LED衰减速度不一致,随着时间变化,就会造成显示器白场坐标值偏 差。为了解决LED芯片颗粒差异性的问题,用于LCD背光源的每个LED芯片都需要经过检 测,装配到同一个背光源上的芯片发光光谱、发光效率要求尽量一致。装配完成后,还要对每一个LED芯片进行检测,将所有芯片的亮度调节到一样。 LED在使用过程中,发光效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有所下降,因为在实际使用 中,LED背光源中不同的LED累计工作的时间并不完全一样,而且在制造过程中不同的LED 颗粒工艺条件也会有所差异,不同LED发光效率因工作时间引起的效率下降速度也不一 样,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造成LED作为背光源的LCD显示器或电视机在使用一段时间 后,会出现亮度均匀性下降,影响LCD显示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LED背光源的LCD亮度均匀性自动校正系统及校正 方法,用于解决LCD背光照明的LED背光源的亮度均匀性及其使用过程中的校正问题,以解 决因长时间工作后LED效率下降差异,造成的显示画面亮度不均匀,使得LED作为背光源的 LCD显示器或电视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亮度均匀性能够自动校正,LCD显示器的质量能够 得到保证。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使用LED背光源的LCD亮度均匀 性自动校正系统,包括LED阵列及LED背光源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该LED阵 列相电连接的亮度检测仪,以及在电源模块与LED阵列之间的电流通路中设置电流自动检 测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及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在亮度检测仪通路上设置有 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和亮度检测仪相连接;数据存储器、数据处理 器、信号处理模块依次相互电连接,信号处理模块再与LED阵列连接,实现该系统的信号数 据传递。 该系统的安装步骤如下 l)LED背光源使用的LED发光芯片颗粒或芯片组以矩阵的方式排列; 2)在LED背光源的电源模块与LED发光芯片之间的电流通路中设置电流自动检测模块; 3)设置存储器,可将电流自动检测模块检测所得数据自动记录; 4)设置数据处理模块,可自动根据程序设定,对存储器内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 5)装配完成后,通过亮度测试仪器,将背光源亮度调到一致。 所述LED阵列是以矩阵方式排列的LED背光源使用的LED发光芯片颗粒或芯片 组,该LED阵列包括行驱动模块及列驱动模块。 该亮度均匀性自动校正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依次点亮每个LED,通过亮度检测仪将背光源亮度调到一致;利用电流检测模 块自动检测各个LED阵列芯片点亮时的电流值,并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 2)将全部的LED阵列芯片以同样的亮度持续点亮一段时间后,再利用亮度检测仪 器检测各LED的亮度,将此时测得的各LED的亮度值与上述第1)步中所测得的亮度进行比 较,取得其中的差值后暂存于数据存储器中; 3)同上述第1)步,自动检测各LED阵列芯片点亮时的电流值,并与上述第1)步所 得电流进行比较,取其差值,暂存于数据存储器中; 4)利用第2)步和第3)步所得数据,经数据处理器处理后,生成校正数据,对第l) 步的数据进行补偿; 5)利用第4)步的数据对LED背光源进行点亮,重复第2)步至第4)步的过程,至 LED背光源亮度重新调整均匀; 6)利用第1)步至第4)步的调节过程,得到各个LED阵列芯片亮度变化与电流值 变化的拟合曲线,存储于数据存储器内; 7)用户在LCD显示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亮度均匀性校正时,只需运行亮度均匀性校正程序,显示器即可自动进行LED阵列芯片工作时的电流值自动测定,然后将测得的数据与数据存储器内存储的数据进行比对,然后利用测得的电流值变化值,根据第1)步至第6)步所得的拟合曲线,计算出校正值,完成亮度均匀性自动调节; 8)亮度自动调节的实现可通过上述第7)步所得的校正数据,对LED背光源不同LED阵列芯片的发光亮度分别调节; 上述步骤8)或是亮度自动调节功能亦可利用上述第7)步所得的校正数据,对 LCD显示画面的亮度信息进行补偿校正。 所述通过上述步骤7)所得校正数据,形成与LED芯片校正补偿值互补的亮度画 面,将此亮度画面与输入显示图像的亮度信号进行叠加,形成新的显示画面,实现对LED背 光源亮度的补偿校正。 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由于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实际测量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LED背光源的LCD亮度均匀性自动校正系统,包括LED背光源的电源模块(1)及LED阵列(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该LED阵列(8)相电连接的亮度检测仪(7),以及在电源模块(1)与LED阵列(8)之间电流通路中设置的电流自动检测模块(2);电源模块(1)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2)及信号处理模块(4)连接;在亮度检测仪(7)通路上设置有数据存储器(6),数据存储器(6)分别与电流检测模块(2)、亮度检测仪(7)相连接;数据存储器(6)、数据处理器(5)、信号处理模块(4)依次相互电连接,信号处理模块(4)再与LED阵列(8)连接,实现该系统的信号数据传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李晟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