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玉珊专利>正文

具有反流双燃烧室装置的多功能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943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反流双燃烧室装置的多功能炉,以简单的结构创造一种使燃料能得到充分燃尽的家庭生活用炉具,其炉内有隔板,隔板后部有上火口,出烟口内设有调节板,火焰经上火口反流,从下燃室流至上燃室,经上下两燃烧室燃烧后,从出烟口的上部流至烟囱,实现了火力大小可调,可使炉口不向室内排烟和烘烤无烟而成为一种半气化多功能炉,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或类似场合使用的多用途炉。二
技术介绍
无论哪种炉具,使燃料在炉内得到完全充分的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是足 够的燃烧温度,其二是足够的空气及其与燃料的均匀混合,其三是足够的燃烧时间或空间, 三者缺一不可,燃料只有得到充分的燃烧,才能释放出所含的热量。而家用炉由于结构上的 局限,很难同时满足这些条件。90205721. 9号中国专利,实现了端锅不冒烟,使人的居室免 遭烟气的污染,其炉内的燃烧条件有所改善,炉膛温度较高,而火焰向四周扩散,燃烧面积 由于扩散而增大,使空气与火焰很难混匀,且受热器吸热面积大,使其外周温度迅速降低, 使燃烧的正常状态难以维持,造成燃料燃烧不充分,且受热器式的结构体积较大,使炉体结 构变大,成本上升,受热器的制造难度也较大。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简单的结构创造一种具有反流双燃烧室装置的多功能炉,使燃烧的必要条件得到优化而燃料被充分燃尽,火焰在炉内流程长而传热量大,具有火力大小可调,可实现炉口不冒烟和烘烤无烟的多功能炉,使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其解决方案是,在有炉体,炉条,炉胆,炉口,二次风道,出烟口的多功能炉中,炉胆上端面与炉口之间有隔板,隔板的后部有常开的上火口,在出烟口内有可转动的调节板。 所述隔板上有隔板盖,隔板缺口线与隔板盖相互围成上火口 。 所述隔板盖对应于隔板缺口线的边线是圆弧线或此边线朝着出烟口的方向退縮并变为内弧线或直线或凹曲线,使隔板盖的面积变小并形成多个面积大小不同的小隔板圭 所述隔板上表面上有圆盘状隔板外圈。 所述隔板的上火口的正下方有二次风道。 所述炉条的下方有可升降并可拉动的拨灰齿。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于设置了隔板和位于隔板后部的上火口,火焰不再是直接从炉内冲出,而 是从下燃烧室反方向流向上火口,上升至上层燃烧室,使火焰在炉内经历了上下两个燃烧 室,燃烧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一倍以上。 (2)、由于隔板处于上下火焰的包围之中,隔板处于高温状态,使上下两个燃烧室 保持较高的温度。 (3)、火焰在下燃烧室与二次风接触,尤其是从上火口形成的喉口上升时,流速加 大,加之来自烟囱的抽吸力直接对二次风道的抽吸作用,使火焰与空气的混合得到加强,过 程加长,对火焰燃尽有利。这样优化了的燃烧条件可使燃料充分燃尽,有害气体大幅度减 少。 (4)、由隔板缺口线与隔板盖围成了上火口,当隔板盖面积变小时,上火口面积变 大,燃烧阻力变小,火力变强,反之则火力变弱,当使用大小不同的隔板盖时,火力大小得到 了调节。 (5)、调节板转到出烟口上方时端锅,上燃室的烟气被抽吸至下燃室,从出烟口流 出,炉口不会冒出烟,实现了室内无烟。 (6)、在隔板上加一烤网架,放上食品,加上炉盖,使调节板转至出烟口的上方,炉 烟和包括从食品上冒出的烟气均被从下燃室吸走,实现了无烟烘烤。 (7)、火焰从隔板上表面的后部流至出烟口,传热路线变长,隔板和隔板外圈以高 温向锅传递热辐射,提高了传热效率。(8)、隔板上表面的隔板外圈分担了隔板的高温热量,使隔板不易被烧损。 (9)、当调节板转至出火口的上方而火焰从下方流出时,阻力小,抽力大,用来生火,速度快。四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反流双燃烧室装置的多功能炉的主剖视图。 图2是隔板的平面结构图。 图3是拨灰齿的剖视图。 图4是具有反流双燃烧室装置的多功能炉用于烘烤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1中l-灰斗、2-拨灰齿、3-炉条、4-炉胆、5-二次风道、6-隔板、7-保温层、8-炉体、9_上火口 、 10-炉口 、 11-隔板盖、12-隔板外圈、13-锅、14-出烟口 、 15-调节板。 图2中9-上火口、ll-隔板盖、12-隔板外圈、16-隔板缺口线、17-隔板舌。 图3中2-拨灰齿、3-炉条。 图4中18-烤网架、19-炉盖。五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以出烟口 14为炉子的前部,则上火口 9位于其后部,故称上火口 9处于 隔板6之后部。上火口9的位置越靠后,火焰流动阻力越大,但传热路线越长。以出烟口 14 内烟气流出方向为正方向,则从下燃室流至上火口 9为反向流动,故称反流。炉胆4和隔板 6之间形成下燃室,隔板6和炉口 10之间形成上燃室。将火点燃,将调节板15转至出烟口 14的上方,火焰从出烟口 14的下方流出,阻力小,抽力大,生火速度快。将调节板15转至出 烟口 14的下方,则火焰从下燃室反流经上火口 9流至上燃室,与二次空气混合,特别是上火 口 9下方的二次空气会受到烟囱的直接抽吸而与火焰混合,上火口 9形成喉口,抽吸力大, 流速快,加强了二者的混合。火焰经上下两燃烧室后被充分燃尽。为调节上火口9处的火 焰流动阻力,使隔板盖11变小,如图2所示,使上火口 9面积增大,则火力变强,反之则火力 减弱,备用几个隔板盖ll,以方便调节火力。这种燃烧属于半气化燃烧方式,当进入固定炭 燃烧阶段时,可将隔板盖11整体拿掉,有利于辐射传热。做饭时,若将调节板15转至出烟 口 14的上方,则上燃室内的烟被抽吸至下燃室,从出烟口 14的下方流走,此时端锅13,炉 口 IO不会冒出烟来,人的居室不会受到烟的污染。同样将调节板15转至出烟口 14的上方 时,打开隔板盖11生火、加料,隔板盖11处不会冒出烟来。图3中,拨灰齿2可伸入炉条3中,来回拉动可除灰通气,使火变旺。图4中,在隔板6上放上烤网架18,放上食品,加上炉 盖19,同时将调节板15转至上方,隔板6温度不会太高,适宜烘烤食品,不仅炉烟从出烟口 14的下方被吸走,就连食品表面冒出的烟气也被从下燃室吸走,真正达到了无烟烘烤,极为 干净卫生。去掉烤网架18,只加炉盖19,该炉转入取暖状态,该炉具有做饭、烘烤、取暖的多 功能。该炉用作烤炉的功能是其结构自然形成的。 该炉的这种燃烧是一种半气化的燃烧方式,燃烧空间大,流程长,燃烧充分而节 能,实现了室内不排烟,烘烤无烟,有特别显著的环境效益。该炉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多功 能,制造容易,成本低廉,实用性强,易于推广。权利要求具有反流双燃烧室装置的多功能炉,有炉体(8),炉条(3),炉胆(4),炉口(10),二次风道(5),出烟口(14),其特征是,炉胆(4)上端面与炉口(10)之间有隔板(6),隔板(6)的后部有常开的上火口(9),在出烟口(14)内有可转动的调节板(15)。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隔板(6)上有隔板盖(ll),隔板缺口 线(16)与隔板盖(11)相互围成上火口 (9)。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隔板盖(11)对应于隔板缺口线(16) 的边线是圆弧线或此边线朝着出烟口 (14)的方向退縮并变为内弧线或直线或凹曲线,使 隔板盖(11)的面积变小并形成多个面积大小不同的小隔板盖(11)。4.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炉,其特征是隔板(6)上表面上有圆盘状隔板外圈 (12)。5.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炉,其特征是,隔板(6)的上火口 (9)的正下方有二次 风道(5)。6.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炉,其特征是,炉条(3)的下方有可升降并可拉动的拨 灰齿(2)。全文摘要具有反流双燃烧室装置的多功能炉,以简单的结构创造一种使燃料能得到充分燃尽的家庭生活用炉具,其炉内有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反流双燃烧室装置的多功能炉,有炉体(8),炉条(3),炉胆(4),炉口(10),二次风道(5),出烟口(14),其特征是,炉胆(4)上端面与炉口(10)之间有隔板(6),隔板(6)的后部有常开的上火口(9),在出烟口(14)内有可转动的调节板(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珊
申请(专利权)人:任玉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