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挂脖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937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2
一种新型的挂脖风扇,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上设置有转动配合件,第二外壳上设置有转动部,转动部转动安装在转动配合件上,以使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挂脖风扇通过在第一外壳上设置转动配合件,在第二外壳上设置转动部,转动部与转动配合件转动配合,以使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转动连接,使得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可以相互折叠,折叠后可以减小挂脖风扇的整体尺寸,方便收纳;转动部上设置第一穿线孔,控制板与第一风扇走线时,从控制板上引出的电线穿过第一穿线孔后连接到第一风扇上,使得走线方便,转动配合件上设置第一缺口,转动部上设置第二缺口,电线依次通过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穿入第一穿线孔内,使得穿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扇,具体是一种新型的挂脖风扇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文献号cn219262735u于2023年6月27日公开了一种挂脖风扇,包括连接部和连接于连接部两侧的送风单体,送风单体包括壳体和调温组件,调温组件包括调温件、控制电路和导热板,调温件与导热板热传导连接,壳体形成有若干进风口,壳体的内部包括送风结构和由送风结构分隔形成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安装有电源,第二腔室内安装有调温件及控制电路,送风结构包括出风道、出风口和适于连通进风口的风机腔,风机腔内安装有风机,风机至少驱动其一进风口流入的气流经调温件后从出风口流出,从而通过气流带走调温件产生的热量。此挂脖风扇使用时套在用户脖颈上,因此整体尺寸一般较大,收纳不方便;另外,挂脖风扇内的控制电路板通过电线电连接风机,其之间的走线较为复杂,走线不方便。

2、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收纳方便、走线方便、实用性强的新型的挂脖风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p>2、按此目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第一外壳(1)上设置有转动配合件(3),第二外壳(2)上设置有转动部(4),转动部(4)转动安装在转动配合件(3)上,以使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壳(1)内的第一风扇(11)和固定支架(12),第一外壳(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第一风扇(11)固定在固定支架(12)上,固定支架(12)固定在第一壳体(5)上,第二壳体(6)与固定支架(12)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13),第一风扇(11)位于第一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第一外壳(1)上设置有转动配合件(3),第二外壳(2)上设置有转动部(4),转动部(4)转动安装在转动配合件(3)上,以使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外壳(1)内的第一风扇(11)和固定支架(12),第一外壳(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第一风扇(11)固定在固定支架(12)上,固定支架(12)固定在第一壳体(5)上,第二壳体(6)与固定支架(12)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13),第一风扇(11)位于第一容纳腔(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5)上设置有第一凹口(5.1),固定支架(12)上设置有第二凹口(12.1),第一凹口(5.1)与第二凹口(12.1)之间形成安装孔(7),第一壳体(5)和固定支架(12)相互连接时将转动配合件(3)压装在安装孔(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第二凹口(12.1)上设置有缺口封闭部(12.2),第一壳体(5)和固定支架(12)相互连接后,缺口封闭部(12.2)将第一缺口(3.2)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外壳(2)内的控制板(14),第二外壳(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壳体(15)和第四壳体(16),第三壳体(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方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